不堪回首的“岁月”——完全失败的救援
来源:
发布日期:2014-07-03 14:16:49
阅读量:0
4月16日9时(北京时间8时)左右,韩国载476人的“岁月号”客轮在全罗南道珍岛郡海域发生浸水事故,之后沉没。乘客中包括325名前往济州岛修学旅行的京畿道安山市檀园高中的学生和14名教师等。目前,遇难人数以余200。“这个悲剧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人祸导致。”中国造船工程学会副秘书长金向军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救援形式原本估计乐观
其实, “岁月号”事故的发生地十分利于救援。其位于韩国全罗南道珍岛郡屏风岛以北,距离最近海岸只有20多公里,事发海域的水深只有40-50米,浪高为0.5米,水温为11.7摄氏度,而且该处是通往韩国旅游胜地济州岛的重要航路,往来船只频繁。
更重要的是,与船只碰撞或船体因触礁等原因破损而引发的快速沉船事故不同,“岁月号”并没有快速下沉。根据韩国官方公布的“岁月号”求救通讯记录。早在当天上午8点55分,济州岛船舶交通服务中心便收到了来自“岁月号”的首个遇险信号,此时船体虽然已经倾斜,但是过程十分缓慢,直到17日早晨才完全倾覆。
作为一艘救生设备完善的现代客轮,“岁月”号应该有充足救生艇。“根据国际惯例,大型海轮上的救生艇配置数量应该能够容纳得下其最大的载客量。”金向军说。
资料也表明,“岁月”号轮船上的确有配备完整的救生设备,由于“岁月号”的设计载客量为921人,船上载有可供近千人逃生的救生艇,其在救生的硬件方面并没有什么问题。
因此,对于“岁月号”的救援,韩国多个方面十分乐观。然而,仅仅两个小时以后,“岁月号”救援的消息突然风云突变。下午2点,韩国中央灾难安全对策本部正式发布消息,证实仅有180人获救(该数字最终更正为174人),仍有逾290人下落不明。
于是,震惊、迷惑和愤怒迅速弥散开来:很多人实在搞不懂,本来十分乐观的救援怎么变成了这个样子?
优柔寡断的救援策略
在很多分析人士看来,“岁月”号客轮的悲剧更多的是人祸导致的悲剧。除了该船出港之前装载的因素,事故后失败的救援直接导致了悲剧的上演。
据了解,16日9时30分,也就是在接到报警后30多分钟以后,110吨级的韩国木浦海警123舰就抵达事发现场,海警直升机也随后抵达,但是遗憾的是船上和飞机上都没有专业的救援人员和设备。
事故发生以后,韩国海军的救援行动也十分缓慢。在海军方面,韩国的两艘海难救助船次日凌晨才抵达。按韩国海军方面说法,其中一艘海难救助船当时正在训练,另一艘则在检修。虽然为应对“岁月”号失事事件,韩国海军16日也派出了导弹快艇、“山猫”直升机和UH-60直升机。然而,导弹快艇主要用于作战,“山猫”直升机用于监测潜水艇、UH-60直升机则主要用于运输特殊人员,均不是专门的海上救援手段。
于是,悲剧在众目睽睽下发生。事故发生9小时后,救援人员首次进入船舱。但是巨大的悲剧早就酿成。
“岁月”号出事后船长等人的严重策略失误和优柔挂断直接加大了悲剧。“岁月”号的通讯记录显示,从8点55分到9点28分“岁月号”曾经多次求救,请求济州岛方面派出海岸警卫队救援。不过一直没有通知乘客跳船逃生,即使是在临近的珍岛交通管制中心要求“岁月号”进行疏散时,也未曾有所行动。
对此,获救的“岁月号”船长李俊锡解释说:“那时,救援船没赶来,周围又没有渔船或其他船只相助。水流湍急,那一水域的水温又低。我想,如果乘客没穿救生衣就忙乱撤离,可能会被水卷走,进而遭遇麻烦。”李俊锡的担忧并不是没有道理,但是与即将发生的倾覆而言,这种风险就要小得多,遗憾的是作为船长的李俊锡对此并没有清晰的认识。
担心乘客落水的李俊锡同样没有积极组织释放救生艇,其在船上的44个救生艇中仅打开了两个。此外,“岁月”号甲板上还设有4个可由充气滑梯直接划入的逃生船,每艘都可容纳250人。韩国船舶安全装备生产企业职员金哲秀在接受KBS采访时便分析称,“因为船当时是倾斜的,所以如果在短时间内打开了逃生船,会有更多人幸存。”但这四艘逃生船同样没有打开。
实际上,如果及时采取出逃的举措,是可以避免大量伤亡的。”金向军表示。
“岁月号”的巨大悲剧中也有一丝幸运。据韩国《中央日报》消息,“岁月”号失事当天上午8时52分,船上檀园高中17岁的高二学生A某拨打了第一通求救电话。这比“岁月”号船长李俊锡及船员们向济州海上交通管制中心发出求救信号的时间早了3分钟。随后,韩国海警等各方面通过A某的报警出动直升机、警备舰,营救了174人。韩国消防负责人称,“通过A某的报警才得以确认事故海域的位置,如果没有A某的报警可能会出现更多伤亡者”。
糟糕的水下环境
金向军告诉记者,海轮发生危险以后,救人的关键是是还在水面以上的时候,就大型客轮而言,其破损后一般不会立即沉没,至少都有数十分钟的时间可以用来救人。对因倾斜面临倾覆的船只而言,往往其倾覆到水面以下也比较缓慢。因此在酿成最严重的后果以前,有大量的机会救人。
他说,在轮船沉没以前,立即让乘客逃到高处并释放救生艇逃生船是通行的方式,如果情况紧急,穿着救生衣直接跳海逃生也是重要的方式,但是由于船下沉会形成巨大的漩涡,乘客在跳海以后必须立即游到离船尽量远的地方,越远越好,否则就会被漩涡所吞噬,虽然平静以后人依旧会浮上来,但是这样就几乎没有活下来的可能了。
“而等到轮船倾覆到水下,就是有人在没有进水的空间活着,营救也很困难了。”金向军表示。
“岁月”号后来的水下救援也极为不顺。4月16日下午5时许,韩国海军和海警的搜救人员进入船舱内进行搜救,但由于缺乏氧气瓶等有关装备,只能对水深较浅的海域进行搜救。虽然搜救人员已在事发海域启动搜救工作,但他们只背着小型氧气瓶下水搜救,加上搜救海域能见度仅为20厘米,流速达到每小时8公里,这使得搜救工作面临巨大困难。
“潜水员一般都只带有一个光源,如果海水的能见度底,其视野就会更大幅度地受到限制。潜水艇的光源也会受到海水能见度的干扰。”中船重工第702研究所工程师胡晓函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洋流会影响海难救援的说法也得到了多位专家的证实。上海交通大学船舶海洋与建筑工程学院教授水力学专家喻国良、金向军、胡晓函等专家均对记者表示,海底洋流复杂,往往会对海水中实施海难救援形成巨大的障碍,在有的洋流湍急的海域,甚至会导致施救无法进行。
胡晓函表示,海水中实施海难救援一般有派潜水员和潜水艇及潜水员两种方式,如果洋流大,无论是潜水员还是潜水艇,都会受到很大的干扰,往往肯本就无法到达可能存在生命信息的区域。另外对潜水艇而言,洋流太强会使得潜水艇无法靠近出事船只,因为潜水艇在激流中不好控制,靠得太近,就容易和船体发生碰撞造成新的伤亡事故。
救援形式原本估计乐观
其实, “岁月号”事故的发生地十分利于救援。其位于韩国全罗南道珍岛郡屏风岛以北,距离最近海岸只有20多公里,事发海域的水深只有40-50米,浪高为0.5米,水温为11.7摄氏度,而且该处是通往韩国旅游胜地济州岛的重要航路,往来船只频繁。
更重要的是,与船只碰撞或船体因触礁等原因破损而引发的快速沉船事故不同,“岁月号”并没有快速下沉。根据韩国官方公布的“岁月号”求救通讯记录。早在当天上午8点55分,济州岛船舶交通服务中心便收到了来自“岁月号”的首个遇险信号,此时船体虽然已经倾斜,但是过程十分缓慢,直到17日早晨才完全倾覆。
作为一艘救生设备完善的现代客轮,“岁月”号应该有充足救生艇。“根据国际惯例,大型海轮上的救生艇配置数量应该能够容纳得下其最大的载客量。”金向军说。
资料也表明,“岁月”号轮船上的确有配备完整的救生设备,由于“岁月号”的设计载客量为921人,船上载有可供近千人逃生的救生艇,其在救生的硬件方面并没有什么问题。
因此,对于“岁月号”的救援,韩国多个方面十分乐观。然而,仅仅两个小时以后,“岁月号”救援的消息突然风云突变。下午2点,韩国中央灾难安全对策本部正式发布消息,证实仅有180人获救(该数字最终更正为174人),仍有逾290人下落不明。
于是,震惊、迷惑和愤怒迅速弥散开来:很多人实在搞不懂,本来十分乐观的救援怎么变成了这个样子?
优柔寡断的救援策略
在很多分析人士看来,“岁月”号客轮的悲剧更多的是人祸导致的悲剧。除了该船出港之前装载的因素,事故后失败的救援直接导致了悲剧的上演。
据了解,16日9时30分,也就是在接到报警后30多分钟以后,110吨级的韩国木浦海警123舰就抵达事发现场,海警直升机也随后抵达,但是遗憾的是船上和飞机上都没有专业的救援人员和设备。
事故发生以后,韩国海军的救援行动也十分缓慢。在海军方面,韩国的两艘海难救助船次日凌晨才抵达。按韩国海军方面说法,其中一艘海难救助船当时正在训练,另一艘则在检修。虽然为应对“岁月”号失事事件,韩国海军16日也派出了导弹快艇、“山猫”直升机和UH-60直升机。然而,导弹快艇主要用于作战,“山猫”直升机用于监测潜水艇、UH-60直升机则主要用于运输特殊人员,均不是专门的海上救援手段。
于是,悲剧在众目睽睽下发生。事故发生9小时后,救援人员首次进入船舱。但是巨大的悲剧早就酿成。
“岁月”号出事后船长等人的严重策略失误和优柔挂断直接加大了悲剧。“岁月”号的通讯记录显示,从8点55分到9点28分“岁月号”曾经多次求救,请求济州岛方面派出海岸警卫队救援。不过一直没有通知乘客跳船逃生,即使是在临近的珍岛交通管制中心要求“岁月号”进行疏散时,也未曾有所行动。
对此,获救的“岁月号”船长李俊锡解释说:“那时,救援船没赶来,周围又没有渔船或其他船只相助。水流湍急,那一水域的水温又低。我想,如果乘客没穿救生衣就忙乱撤离,可能会被水卷走,进而遭遇麻烦。”李俊锡的担忧并不是没有道理,但是与即将发生的倾覆而言,这种风险就要小得多,遗憾的是作为船长的李俊锡对此并没有清晰的认识。
担心乘客落水的李俊锡同样没有积极组织释放救生艇,其在船上的44个救生艇中仅打开了两个。此外,“岁月”号甲板上还设有4个可由充气滑梯直接划入的逃生船,每艘都可容纳250人。韩国船舶安全装备生产企业职员金哲秀在接受KBS采访时便分析称,“因为船当时是倾斜的,所以如果在短时间内打开了逃生船,会有更多人幸存。”但这四艘逃生船同样没有打开。
实际上,如果及时采取出逃的举措,是可以避免大量伤亡的。”金向军表示。
“岁月号”的巨大悲剧中也有一丝幸运。据韩国《中央日报》消息,“岁月”号失事当天上午8时52分,船上檀园高中17岁的高二学生A某拨打了第一通求救电话。这比“岁月”号船长李俊锡及船员们向济州海上交通管制中心发出求救信号的时间早了3分钟。随后,韩国海警等各方面通过A某的报警出动直升机、警备舰,营救了174人。韩国消防负责人称,“通过A某的报警才得以确认事故海域的位置,如果没有A某的报警可能会出现更多伤亡者”。
糟糕的水下环境
金向军告诉记者,海轮发生危险以后,救人的关键是是还在水面以上的时候,就大型客轮而言,其破损后一般不会立即沉没,至少都有数十分钟的时间可以用来救人。对因倾斜面临倾覆的船只而言,往往其倾覆到水面以下也比较缓慢。因此在酿成最严重的后果以前,有大量的机会救人。
他说,在轮船沉没以前,立即让乘客逃到高处并释放救生艇逃生船是通行的方式,如果情况紧急,穿着救生衣直接跳海逃生也是重要的方式,但是由于船下沉会形成巨大的漩涡,乘客在跳海以后必须立即游到离船尽量远的地方,越远越好,否则就会被漩涡所吞噬,虽然平静以后人依旧会浮上来,但是这样就几乎没有活下来的可能了。
“而等到轮船倾覆到水下,就是有人在没有进水的空间活着,营救也很困难了。”金向军表示。
“岁月”号后来的水下救援也极为不顺。4月16日下午5时许,韩国海军和海警的搜救人员进入船舱内进行搜救,但由于缺乏氧气瓶等有关装备,只能对水深较浅的海域进行搜救。虽然搜救人员已在事发海域启动搜救工作,但他们只背着小型氧气瓶下水搜救,加上搜救海域能见度仅为20厘米,流速达到每小时8公里,这使得搜救工作面临巨大困难。
“潜水员一般都只带有一个光源,如果海水的能见度底,其视野就会更大幅度地受到限制。潜水艇的光源也会受到海水能见度的干扰。”中船重工第702研究所工程师胡晓函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洋流会影响海难救援的说法也得到了多位专家的证实。上海交通大学船舶海洋与建筑工程学院教授水力学专家喻国良、金向军、胡晓函等专家均对记者表示,海底洋流复杂,往往会对海水中实施海难救援形成巨大的障碍,在有的洋流湍急的海域,甚至会导致施救无法进行。
胡晓函表示,海水中实施海难救援一般有派潜水员和潜水艇及潜水员两种方式,如果洋流大,无论是潜水员还是潜水艇,都会受到很大的干扰,往往肯本就无法到达可能存在生命信息的区域。另外对潜水艇而言,洋流太强会使得潜水艇无法靠近出事船只,因为潜水艇在激流中不好控制,靠得太近,就容易和船体发生碰撞造成新的伤亡事故。
重点聚焦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