获取更多信息请下载APP

每月“科学”流言榜(4月)

来源:    发布日期:2016-05-10 10:12:01   阅读量:0

  “每月科学流言榜”由北京市科学技术协会、北京地区网站联合辟谣平台、北京科技记者编辑协会共同发布,得到中国科普作家协会科技传播专业委员会、中国晚报科学编辑记者学会、上海科技传播协会的支持。

  流言:子宫肌瘤是“寒气”引起的?

  来源:冬天女性爱美,穿的衣服比较少,这时候寒就会进来;体寒了,经期子宫膜脱落时就会有一点脱落不下来,子宫肌瘤就是这样一点一点积攒而成的。

  真相:子宫肌瘤是女性最常见的良性肿瘤,根据生长部位与变性种类,临床表现不一。子宫肌瘤的病因尚不完全明确,不过没有任何资料显示与“寒”有关。

  目前,雌激素被认为是子宫肌瘤的罪魁祸首。首先,肌瘤中的雌激素受体浓度明显比正常组织高;其次,临床上持续使用雌激素可以产生子宫肌瘤。


  流言:可以喝活蝌蚪治病吗?

  来源:解放前的老济南处处都在叫卖“喝活的,喝活的”,这“活的”就是活生生的蝌蚪。在我国古代典籍,确实有蝌蚪入药的记载。

  真相:从人体生理学来看,人的消化道是一个密闭的系统,蝌蚪进入人体内就会死亡,但蝌蚪体内的寄生虫则不会。

  媒体曾经报道过《听信偏方,生吞两碗活蝌蚪》的新闻,新闻中的男子得了皮肤病,喝了百余活蝌蚪以“拔毒治疗”,结果感染了寄生虫。所以,强烈不建议喝活蝌蚪治病。


  流言:感冒吃高蛋白食物会加剧发烧?

  来源:感冒以后不宜吃鸡蛋,因为鸡蛋的主要成分是卵蛋白和卵球蛋白,属完全蛋白质,吸收率达到99.7%。进食鸡蛋后会产生一定的额外热量,加剧发烧症状。同理,也不要吃其他高蛋白食物,如瘦肉、鱼等。

  真相:人在进食后,即使处于安静状态也会出现能量代谢率增高的现象。一般在进食1小时后开始,延续7~8小时,这种现象被称之为食物特殊动力作用。三大营养物质中,糖类的食物特殊动力作用约为6%,脂肪为4%,蛋白质最为显著,在30%左右。也就是说,不管你是健康还是感冒,不管你吃的是什么,因为进食后人体代谢效率增加,你的体温都会升高。

  蛋白质的食物特殊动力作用确实最为显著。如果你以这个数据为标准指导饮食,那么,感冒患者应该尽量多吃脂肪,但这显然是错的。在饮食上,感冒患者和普通人并没有太多不同,都需要注意营养均衡,尽量清淡饮食,但不代表不可以吃鸡蛋、瘦肉、鱼肉。
 

  流言:锂电池剧毒污染大?

  来源:一篇广为流传的网文称锂电池剧毒、易爆炸,造成巨大环保压力,真如此吗?

  真相: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动力电池领域首席专家王芳表示,锂电池相比如铅酸、镍氢等传统电池,不产生任何铅、镉等有毒有害重金属元素和物质,相对污染较小。但锂电池分解或水解产物为含氟化合物,具有一定腐蚀性和毒性。专家建议,锂离子电池回收再利用的工作,国家应该尽早布局。
 

  流言:喝苏打水预防癌症?

  来源:最近这几年,爱喝苏打水的人越来越多,据说这苏打水有许多好处:不仅可以中和酸性体质,还能预防癌症!

  真相:苏打水是一种含有碳酸氢钠(也称为小苏打)的弱碱性水。从营养价值来说,苏打水主要是以补水为主,但苏打水毕竟含有钠,如果经常喝、大量喝,则会增加高血压的患病风险,因而健康人没必要长期、大量喝苏打水。


  流言:剩饭菜里有血管扩张剂?

  来源:网络上流传一则信息,称剩饭剩菜里的亚硝酸盐是一种非常强的血管扩张剂,能起到通畅血管改善血流的作用,并引用了中国农业大学食品学院营养与食品安全系范志红副教授的文章进行佐证。

  真相:范志红副教授在接受记者采访表示,该文章明显地断章取义,误导消费者。她的文章中主要论述了剩菜含有的亚硝酸盐并没有公众想象的恐怖,但并不是说亚硝酸盐是好东西。

  消费者不要因为听说亚硝酸盐有好处,就盲目吃剩菜,甚至产生补充亚硝酸盐的想法。


  流言:智齿不疼就不用拔?

  来源:大部分人都会长智齿,问问周围的人要不要拔了,得到的答案往往是:疼吗?不疼就不用拔。

  真相:即使智齿暂时不疼,也不要大意,它可能引发多种问题。阻生的智齿可导致食物塞入缝隙,由于智齿位于口腔深处,难以有效清洁,容易滋生细菌、引发龋齿,周围的软组织可能发生炎症,在智齿周围还容易形成囊肿或肿瘤。

  有的人暂时没有炎症,但是智齿的存在却是巨大的健康隐患,可能在身体抵抗力差的时候出现感染,形成智齿冠周炎。进而有可能会发展成口底多间隙蜂窝组织炎,严重时会危及生命。

  因此,智齿要不要拔不光取决于疼不疼,需要拍牙片进行判断。


  流言:食盐加碘是绝密的

  来源:“灭华I3050工程”?

  真相:微信圈里疯传一条有关碘盐的消息,称全世界公认碘化钾的安全性远远大于碘酸钾,碘酸钾的毒性比碘化钾大10倍。中国碘盐强化使用“碘酸钾”是美国人的阴谋,还煞有介事地提到一个绝密的“灭华I3050工程”。

  美国的碘盐确实是用碘化钾,不过用碘酸钾的也不是中国一家。除了印度、印尼、喀麦隆等发展中国家,澳大利亚、德国也是使用碘酸钾。

  至于网上盛传的“碘酸钾毒性比碘化钾大10倍”,关键问题在于,在实际使用量下是否安全。1994年,世卫组织和国际控制碘缺乏病理事会根据多国经验总结,认为每天摄入0.2-0.4毫克碘是合适的,不超过1毫克就是安全的。实际上,即使按目前全球最大的使用量推算,通过碘酸钾摄入的碘也不会超过适宜量。


  流言:高锰钢电水壶烧水

  来源:会损害记忆力致人变笨?

  真相:江苏省质监局发布小家电产品抽检报告检测结果显示,55.6%的电水壶样品及22.2%的料理机、榨汁机、豆浆机使用高锰钢锰含量在10%左右。有专家表示食品容器加热后会把容器里面的锰溶出来,而锰摄入超过一定标准会对神经系统有损害,如记忆力衰退等。

  材质中铬含量为18%、镍含量为8%的不锈钢,才能真正起到“不锈”的作用,但是,由于镍的价格是锰的10倍,有的商家不仅拼命减少铬含量,还用锰代替镍,导致不锈钢表面铬的氧化保护膜极易被破坏,金属超量析出那是肯定的事情。

  不锈钢产品安全与否,在于用料合规。江苏省质监局发现的市售55%不锈钢水壶都使用非食品级的“高锰钢”,这是大家应该注意的。

  但是,杯子和水壶里迁移的这点锰,实际上不用太过于担忧。人体从饮食中摄入进去的锰,在消化道中吸收率仅只1%~5%,还不至于吃出来锰中毒。


  流言:再也不用担心胆固醇的摄入了?

  来源:美国农业部负责每五年更新一次美国膳食指南,在其2015年最新的膳食指南中写道:“长期以来,我们建议居民胆固醇每日摄入量不超过300毫克。今年,美国膳食指南咨询委员会(DGAC)不会再限制居民胆固醇的摄入量,因为目前的证据显示膳食胆固醇与血脂之间没有明显的相关性”。

  真相:这个是真的!人体每天大概需要1000mg左右的胆固醇,饮食摄入约占20%~30%,其余需要通过肝脏自主合成。正常饮食下,人们每天从食物中摄入的胆固醇少于人体所需,大部分都需要人体另外合成,因此“通过少吃胆固醇而降低身体总胆固醇含量”是不可能的。这就是“膳食胆固醇与血脂之间没有明显相关性”的原因。

  从饮食角度来讲,单纯限制胆固醇摄入的意义不大,应该更关注饮食的总量和比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