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松饼是棉花做的?

来源:    发布日期:2017-05-24 17:40:54   阅读量:0

肉松饼是棉花做的?

撰文/阮光锋(食品与营养信息交流中心科学传播部主任)

流言:网络上流传着一个视频,其中有人将一袋肉松饼撕开,拿水浸泡冲洗后,剩下一团白色絮状物,就称是棉花,并断定肉松是“棉花”做的,吃了有害健康。

真相:肉松的本质是一种肌肉纤维,主要成分是蛋白质。而棉花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表面看上去松软,但放入嘴里却嚼不烂。如果真用棉花冒充肉松,人们只要一吃就会识破,这种低级造假,商家可不会做。

肉松是用肉作为主要原料,经煮制、切块、撇油、配料、收汤、炒松、搓松后制成的肌纤维蓬松絮状的肉制品。在我国的东部和东南部地区特别受欢迎,各种各样的肉松产品就比较流行,而且,基本上所有的肉类都可以做成肉松。

而棉花是锦葵科棉花属植物的种子纤维,就是一种典型的植物产品。从成分分析来看,肉松和棉花的成分组成就有很大区别。

肉松的本质是一种肌肉纤维,它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蛋白质是三大供能营养素之一。而棉花的本质是植物纤维,它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纤维素是一种不可溶膳食纤维。

由于成分不同,棉花和肉松吃起来的口感也会有很大差异。肉松吃到嘴里 ,轻轻一咬就会溶化,很松软,所以才深受人们喜爱。

而棉花表面看上去松软,但放入嘴里却嚼不烂。就好比吃芹菜梗,它的筋很多,嚼也嚼不烂,主要就是因为芹菜梗中的纤维素很多,而棉花中的纤维素比芹菜梗还要多,口感自然好不到哪里去。不过,这也是棉花可以用来做棉被的原因。

正因如此,如果真用棉花冒充肉松,人们只要一吃就会识破,这种低级造假,商家可不会做。而且,一旦被识破就不会有消费者买了,还要面临监管者的严厉处罚,简直赔了夫人又折兵的买卖。

总的来说,棉花是不可溶植物纤维,虽然从外观上可以冒充肉松做出看上去蓬松的肉松饼,但是口感与肉松有很大差异。

视频中还将洗出的絮状物(肉松)用打火机点燃,可以看到烧黑了,说能够烧黑就是棉花。这种推理也完全没有依据,存在很大误导。

其实,食物能点燃是一种普遍现象。要知道,我们平时说的食物能量,最早就是采取真空燃烧的方法得出的。

食物之所以能够燃烧,是因为它含有大量可燃物,最主要的是脂肪、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其他的包括醇类、酯类等有机物。

脂肪燃烧是最容易理解的,人类发明煤油灯之前,室内照明使用的主要是香油、豆油、桐油等植物油,古诗文里记载的“青灯”就是它。

碳水化合物燃烧也很常见,比如植物中大量存在的木质素、纤维素和糖类,木头燃烧的主要成分就是木质素。

蛋白质由氨基酸构成,主要是碳、氢、氧、氮四种元素,也含有少量硫和金属元素,都很容易被点燃。蛋白质燃烧最容易理解的就是头发了,头发的成分基本上都是角蛋白,碰到火很容易被点着。并且蛋白质燃烧有特殊的焦糊味,人们常常用这个来鉴别织物中是否有羊毛、蚕丝。

肉松主要成分是蛋白质,是可以点燃的。而且,燃烧的话一般会有一股焦糊味。而棉花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可以直接点燃,但不会有焦糊味。

所以,如果想要鉴别这个是不是真的肉松,倒是可以把它点燃闻闻有没有焦糊味。

从这些分析来看,我觉得用棉花做肉松饼是几乎不可能的。这种谣言,我们就不要给它继续存活的机会了!

(本文转自阮光锋微信公众号)

黄瓜笔直说明喷了药?

撰文/王国义(中国农业大学营养与食品安全博士后)

黄瓜富含膳食纤维、蛋白质、维生素C、B族维生素、胡萝卜素、多种矿物质等营养素,热量较低,是人们最常食用的蔬菜之一。然而关于黄瓜的流言也不少,早前就有“黄瓜带花是泡过避孕药”的谣言,而最近,有一条这样的消息在朋友圈流传:“笔直的黄瓜都喷了药,弯黄瓜才是天然的”。

其实,无论是直黄瓜还是弯黄瓜,在自然条件下都可以生长。黄瓜的弯直主要取决于生长条件,品种也会对此有一点影响。温、光、水、肥适宜时,植株生长旺盛,直黄瓜的比例就高,因此,直黄瓜才是正常的形状。

而如果环境条件出现低温、弱光、缺水、养分不足等情况,植株结出弯黄瓜的比例就高。这时,为了减少弯黄瓜的比例,科学家们发现了一种办法,就是使用植物生长调节剂。

植物生长调节剂是一类具有调节和控制植物生长发育作用的农业投入品,由人工合成或通过微生物发酵产生,也可从植物体中直接提取,归为四大类农药中的一类,这也是传言里说到所喷的药。合理地使用植物生长调节剂,可调节作物生长的过程,以达到稳产增收、改善品质的作用。

植物生长调节剂只针对植物起作用,而动物激素是调控动物的生长发育,两者的作用靶标与机理完全不同,因此植物生长调节剂不会对人类产生作用与影响。另外,植物生长调节剂不但在国内农业生产上使用,国外发达国家也有长期使用植物生长调节剂的习惯。

农业部已将植物生长调节剂残留列入了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和风险评估范围,对植物生长调节剂使用后的安全性实施监测和跟踪评估,监测结果显示收获期农产品中残留植物生长调节剂的样品很少,即便个别有检出,残留量也极低,远低于食品安全国家标准残留限量值,监测数据没有发现有残留超标的样品,均符合国家法定食品食用安全要求,再加上如氯吡脲这样的植物生长调节剂毒性都很低,需经过严格的残留试验,经过风险评估证明蔬菜水果中残留不会对人体健康造成风险,才会批准上市。■(本文转自“科普中国”微信公众号)

面条久煮不烂是因为加了胶?

想要面条更劲道,其实很多东西都能做到,例如加面筋粉、鸡蛋、盐或碱。在面条中添加食用胶也是挺普遍的现象,也是国家允许使用的增稠剂,目前有几十种。只要没有超过限定剂量,对人体是无害的,可以放心吃。(来源:“蝌蚪找真相”微信公众号)

吃放凉的“米饭”抗癌?

米饭放凉后增加的抗性淀粉类似于膳食纤维,但凉米饭本身很难消化,吃凉米饭根本就是“弊大于利”,久而久之,肯定会损伤肠胃,降低消化吸收能力。现在很多食物都被称作“抗癌食物”,但是光凭某种食物的作用是完全不靠谱的,这本身就是一个误区。(来源:“知识就是力量”微信公众号)

香蕉浸泡不明液体对身体有害?

香蕉采摘后呼吸旺盛易腐烂。割蕉后,产地周边鲜销的就直接入库贮存了,需要长距离运输的则马上就要做保鲜处理。网传视频中的乳白色液体是经主管部门登记允许使用的保鲜剂,并不是甲醛或者福尔马林,消费者不用担心。(来源:北京地区网站联合辟谣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