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预测难在哪儿?
地震预测难在哪儿?
我们现在还不能准确了解地震的发震机制,目前普遍认为,地震可能存在准周期和丛集的现象,但是仍然有一部分地震的复发是无规律的。即使是准周期复发的地震,复发周期达数百年、上千年,而人类开始做地震记录和研究不过短短百年时间,连一个复发周期都没经历过,目前的研究手段和技术还远远达不到准确认识地震复发的水平。
第二个原因是时间尺度问题。对于地震预测的时间,最好能精确到天,要求低一点,可以预测到某个星期。如果以周作为最低精度要求的话,相对于一个假设为500年复发周期的地震来说,其时间精度为1/(500×52)。如果我们拿天气预报来作对比,就相当于我们需要预测到某天某个天气事件(比如下雨)的发生时间具体到某分钟内。
对于地震发生的地点,地震的发生有时候是发生在地质构造上的,但还有些地震的发生是不依靠地质构造的。抛开那部分不依靠地质构造的地震,我们目前需要的是,探明全国及周边所有能发生地震的地质构造(即发震构造)。而实际情况是,我国国土面积世界第三,又有正在发生大陆板块碰撞的产物——青藏高原,我国的发震构造非常多。
地震的震级也是同样的问题,我们只有针对某条可能发震的构造进行了充分的研究,了解了它目前积累的能量,积累的速率,过去发生地震时释放的能量大小和震级,才能较为准确地预测下一次地震的震级。这样,政府才能做出相应的措施,是否需要疏散群众,是否需要调动大量的社会资源应付即将到来的地震。
最后的问题就是,地震预测的三个要素,每个要素单独都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而地震预测是需要三个要素同时预测出来,这就使得预测难度成几何级的增长了。
■作者:孙浩越,构造地质学博士
为什么从来没看到同一隧道两辆地铁相向驶过?
地铁的土建工程为了节省成本,在允许的范围内隧道直径都不会做得太大,结果就是列车在隧道内高速运行时就像一个活塞,不断推动挤压隧道内的空气,无论是对列车能耗还是乘客体验都会带来非常大的影响。例如广州地铁3号线是国内首条开通运营的120km/h线路,而实验数据表明,在线路隧道截面突变时车内气压变化上会给乘客带来明显的不适感。如果两辆列车在同一条隧道内全速相向而行,情况无疑会更加恶化。
此外,地铁隧道区间内一旦发生火灾,必然会启用相应的抽排风设备尽可能地排除隧道内的烟雾。国内各地铁的运营规程中,多建议列车司机在发生火情时尽可能将列车低速驶至最近的车站再进行处理。上下行列车不隔离的话,一个方向上的火灾就可能扩散到另一个方向上,进而使整条线路的列车服务停摆。
万不得已的情况下,列车司机会广播通知乘客解锁车门,通过隧道疏散,这时候如果对面刚好驶来一辆列车,那乘客的人身安全……可能比卧轨还要惨烈。。
■知乎ID:疯狂的蔬菜,华南农业大学
为什么人们越来越不愿在社交网络中发声?
这个问题其实学术界已经注意很久了,并且针对类似现象提出了一个定义明确的术语:社交媒体倦怠(Social Media Fatigue)。去年发表在《Computers in Human Behavior》上的一篇文章较为清晰地构念并实证检验了几个影响SMF的重要自变量:社交媒体使用信心、隐私关注、社交媒体使用自我效能感、社交媒体的帮助性。
有意思的是,在文章结论中有两个变量的结果与常理推论相反:自我效能感和感受社交媒体的帮助性越高,SMF也越高。
于是这篇研究的理论也就跟我们统计数据上动态发表越来越少的现象能够贴合起来了:社交媒体发展初期,用户在社交媒体发表动态的频率随着使用社交媒体信心的增长而增长,达到某个顶峰以后,随着好友数的增多以及对社交媒体使用效能感的增长,人们对隐私以及印象管理的关注开始让人产生了社交媒体倦怠,从而降低了社交媒体使用的频率。
■知乎ID:熊希灵,中山大学心理学博士在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