获取更多信息请下载APP

生儿子幸福感不如生女儿 ?

来源:    发布日期:2015-06-10 10:38:56   阅读量:0

  

  文/记者 李鹏

  生儿子幸福感高还是生女儿幸福感高?在有着重男轻女传统的中国社会,前者似乎一直是主流。但是一项最新研究显示,如今在我国生儿子幸福感不如生女儿,这是不是一个靠谱的结论呢?

  孩子17岁至30岁,生女儿家庭幸福感高

  近日,一项《新经济时期的子女性别和父母幸福感》研究结果认为,“生儿子幸福感不如生女儿”。而后新浪新闻推出的调查显示,超六成网友认为“生女孩幸福感高”,支持上述研究结果。

  该项研究的主要研究者为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的陆方文副教授和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的刘国恩教授,陆方文表示,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的社会经济环境发生突飞猛进的变化。长期高居不下的性别比和重男轻女的传统文化,使一些人想当然地认为男孩有助于提升父母的幸福感;但他们通过实证分析,结论却出现了相反的情况。

  从某种意义上讲,在我国生女儿幸福感高体现了社会文明的进步。随着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不断提高,男性的性别优势开始变小,性别歧视越来越被淡化。而科技发展,受教育权的平等与普及,女性的话语权得以不断上升,女孩不仅摆脱了以往落后、依附的固有面貌,反而以自信自立的姿态在快速发展的现代化进程中脱颖而出,加上女性特有的顾家、温柔特点,使得女性在养育成本、赡养父母方面优于男性。因此,有观点认为,生女儿幸福感高是中国女性的社会发展和男女关系得到根本改善的真实写照。

  据了解,陆方文副教授和刘国恩教授团队对国内10个地级市的4309个家庭进行了采样分析。为了进一步探讨子女性别如何对父母幸福感产生影响,他们把第一胎子女按年龄分成四个成长阶段:1-5岁为幼儿期,6-16岁为小学初中读书期,17-30岁为求学就业结婚生子的混乱期,31岁及以上的成熟期。

  “这样划分主要是区分父母在不同时期的责任,1-5岁时父母的主要责任是照顾好小孩的生长;一般小孩6岁上学进入9年义务教育,但有些小孩上学可能晚,6-16岁这个时期绝大多数子女都在上学,父母的主要责任就是子女的成长和教育;17-30岁之间,子女的状态出现了很大分化,有的接着上学,有的开始打工,还有的早早就结婚生子了,所以父母的关注重点也各有不同;到了30岁,大多数子女都已经结婚,并且可能有过第一次生育,所以子女的家庭趋向稳定。17-30岁之间的年轻人基本上可以视为婚姻市场的潜在主体,但是如果以男性法定结婚年龄划分,24-30岁之间的年轻人更是婚姻市场的主力军和生育的主要人群,因此我们也可以把这个年龄段定义为结婚生育期。”陆方文表示因为子女不同成长阶段,父母的主要责任不一样;通过对不同时期的分别研究有助于探讨子女性别如何影响父母的幸福感。

  在研究后他们发现:在婴幼儿以及中小学读书阶段,子女的性别对父母幸福感无显著影响,但是在儿子长到17岁至30岁期间,尤其是结婚生子阶段,儿子显著降低了父母的幸福感,幸福感明显比生女儿的父母要低。而且所在城市的住房价格加剧了这一影响,也就是说房价越高的城市,生女儿家庭幸福感高于生儿子的家庭。

  陆方文表示,采集的样本主要是独生子女父母,内容包括个体幸福感指标、子女的数量、性别和年龄以及教育、收入、健康等。

  基于中国的传统,即使不幸福,但男孩父母的“自我感觉”会更好

  社会变迁致生儿子幸福感下降

  幸福是大多数人经济社会生活的重要追求,也是社会各界的关注焦点。而幸福感是指人类基于自身的满足感与安全感,主观产生的一系列欣喜与愉悦的情绪,是近年来心理学领域中最热门的研究主题之一,随着幸福感理论与实证研究的发展,幸福感的概念取向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

  已有的研究表明,幸福感不仅受收入、物价等经济因素的影响,还受到年龄、性别、教育程度,以及环境、健康等因素的影响。此外,家庭结构和社会观念也可能影响到个体的幸福感。

  在我国,长期以来传统社会具有乡土社会的特征,乡土社会的核心是亲缘为纽带的家族网络。这种基于家族的社会结构是为了应对小农经济的生产,但客观上产生了不同于西方的行为特征,其中最显著的差别之一是对待子女的性别上。

  对中国传统社会来说,家族网络要保持稳定和延续,必须依赖足够多的男性后代,以保持种姓的繁衍。男性不仅仅是劳力的代表,更重要的是家族承继的代表。对单个中国传统家庭来说,有没有男性后代、有多少个男性后代、男性后代的发展等等,直接关系到这个家庭在整个家族当中的地位和荣耀。

  所谓多子多福的观念,就是这种传统的生动体现。由于男性后代可以提高农业家庭的产出,可以影响单个家庭在整个家族的财富分配,从而直接关系到父母一生的财富水平。所以男性后代客观上起到了一种社会保障的作用。也就是说,父母通过生育更多的男性后代,来获得未来的养老保障。通过男性后代的养老承继,使得漫长的历史中无需市场化的社会保障制度。这也是重男轻女的传统观念在中国乡土社会长期得以维持的关键因素。

  进入现代社会以来,中国的传统乡土社会逐步衰落,政府和市场对家族网络的渗透使得子女性别的重要性得以降低。由于家族网络的衰落,男性后代过去的那种特有的社会作用正逐步弱化,男性后代给家庭成员带来的幸福感也随之下降。

  女孩更加感性,更能体谅父母,让父母觉得女孩“更体贴”

  为何生儿子幸福感比女儿低?

  在样本调查中,本次课题的研究人员还对父亲、母亲以及城市、农村进行了分别探讨。将父母亲的年龄以50岁作为老年的界定标准,结果显示:母亲到了老年,有儿子的幸福感要弱于有女儿的,对于父亲而言,有儿子的父亲幸福感也要弱一些,但不如母亲相差得那么大;另外无论在城市还是农村,儿子对父母幸福感都有负面效果,但在城市更强烈、更显著。

  为何会出现生儿子幸福感不如生女儿的现象呢?专家认为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原因。首先,女孩更加感性,更能体谅父母,让父母觉得女孩“更体贴”。其次,男孩给家庭带来更大经济压力。中国在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开始实行比较严格的计划生育政策以后,传统的重男轻女观念合并以城市一孩、农村一点五孩为特征的计划生育政策导致了选择性堕胎,很多地区出现男女性别比的严重失衡,而男性过剩加剧了婚姻市场上男性之间的竞争,增加了娶妻成本。这一成本会传递给男性父母,加大其经济负担,从而可能降低男性父母的幸福感。在很多大中型城市,丈母娘大多会要求有婚房,对于男方家长来说,这是一项重要的经济负担。有人戏言称,“男孩是建设银行,女孩是招商银行”。而在我国广大农村地区,动辄数万甚至十万元以上的婚嫁彩礼钱也让很多男方家庭吃不消。其三,“养儿防老”无法实现。在中国,“养儿防老”是一种传统观念。以前,人们认为儿子不像女儿要嫁入别人家,更有机会在父母膝下生活进而赡养老人。但当下年轻人多为独生子女,婚后往往“另立门户”,儿子与女儿在赡养父母的能力与积极性上并没有太大区别。

  不过,在我国很多地方,之所以出现生男孩的父母在孩子成年时幸福感低于生女儿的父母,主要是因为现实的生活压力所致。

  在城市尤其是一线城市中,购房是一个巨大的压力。而在我国,因为传统观念的影响绝大部分家庭都是男方负担房款的大头,对于普通工薪家庭而言,动辄上百万、甚至是数百万的房款就像一座大山,常常压得不少家庭喘不过气来。在这样的家庭中,幸福感下降就可想而知了。

  统计显示,中国的首次置业年龄只有29岁,与亚太地区的平均35岁、发达国家平均40岁的首次置业年龄有巨大差异,总之,对于中国男性而言,被动支出的养育成本、生活成本要大于女性,男性“丈母娘刚需”压力巨大。因而,降低男孩的养育成本和婚恋成本,减轻男性的生存压力,全面实现男女平等,是提升幸福感的重要因素。

  另外,这些年来,我国性别比例失衡已经是一个尤为严重的问题。调查统计显示,自1982年第三次全国人口普查发现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以来,我国已经历近30年的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且持续攀升过程,2008年达到最高值120.56,成为世界上出生性别结构失衡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尽管2008年以后我国的出生人口性别比开始呈现出下降的趋势,但是其比值依旧在118左右徘徊。由于性别比例失衡,女孩子成为香饽饽,谈婚论嫁的条件也水涨船高,让不少男孩子遭受难寻女朋友的困扰。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研究员尹文刚说,对性的需求是人的一种本能,任何一个正常男性在成年以后都会有性的需求和渴望,另外,男性都还有繁衍后代的需求,婚姻是人类社会中满足这两种需求最为恰当的途径。对很多男性来说,如果婚娶方面遇到经济压力的问题,很多人就会陷入困扰,而他们的父母同样也会陷入困扰。与之相对的是,绝大部分生女孩子的家庭却少了这个方面的困扰,因此幸福感要高一些。

  基于中国的传统,即使不幸福,但男孩父母的“自我感觉”会更好

  研究结论具有普遍性吗?

  现在的问题是,《新经济时期的子女性别和父母幸福感》的研究结论是不是具有普遍性,这种现象能够在多大程度上扭转我国男多女少的局面还有待观察。

  上海社科院人口学教授、原国家计划生育委员会专家委员梁中堂表示,长期以来,我国严重的重男轻女思想一直居于主导地位,很多家庭认为只有家里有了男孩子脸上才有光彩。在没有实施计划生育以前,过去传统的方法是多生直到有男孩为止,但是少生成为一种政策以后,人们就会千方百计地要个男孩。

  目前在我国很多农村地区,依旧存在着男性人口上族谱、女性人口不上族谱的习俗,如果一个家庭没有男孩,上不了族谱,该家庭就会认为是很丢脸的事情,而这样的家庭也常常受到别人闲话、奚落甚至是欺辱,并且有时媳妇也不受丈夫和公婆待见,这就逼着有些女性不得不生男孩。在一些经济条件较差的家庭中,尽管生男孩日后会遭遇巨大的经济压力,但是绝大多数人依旧心甘情愿地这样做。

  因此,也有很多人对《新经济时期的子女性别和父母幸福感》研究结论的科学性表示怀疑。有观点认为,对经济条件好的家庭而言,生男生女都差不多,一般不会出现生女儿幸福感更高的现象。在另一个方面,由于我们这个国家有久远的“重男轻女”传统,可能绝大部分生男孩的父母,自我感觉会更好一些,尽管会增大他们的压力和负担。当然,如果能够拥有一男一女两个孩子,既有“妈妈的小棉袄”,又有将来的主要依靠,很多家庭认为这是最为幸福的事情。

  在现实中,纵使生男孩“不幸福”,不少中国的父母还是要生男孩,甚至不惜将刚刚出生的女儿偷偷送人或者戕害,为何如此“自虐”,反倒是更值得研究的课题。

  事实上,陆方文他们的课题组在研究中也发现,尽管到了2008年,男孩的父母经历着更低的幸福感,养老也不再依靠儿子,但传统重男轻女的观念却在生育环节继续,依旧高居不下的性别比显示现实的幸福感并没有很大程度上改变传统的生育观念。

  这些年,尽管有一些年轻夫妇基于对未来的压力,更加倾向于生女孩,但是单纯从心理意愿上而言,所占的比例并不多。其背后深层次的社会问题,也值得关注。

  陆方文也表示,后代的性别差异与家庭成员幸福感之间的关系,远比我们直观上的认识来得复杂。

  有专家认为,陆方文和刘国恩课题组的研究为了解当前我国人口结构及社会动态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但是从人口学的角度而言,研究也需要避免给社会传递生男孩好还是女孩好的观念,其应该是自然选择的结果。在人类繁衍的问题上,男女性别保持合理的比例,男女人口相当,才能保证社会的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