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小记者探秘“活体”昆虫馆

来源:    发布日期:2018-07-10 15:21:03   阅读量:0

原标题:手摸蜚蠊、侦探蚁穴,科学小记者探秘“活体”昆虫馆

文/记者 李晶 编辑 刘昭

摄影/吕择(除署名外)

“这是我见过的虫子最多的地方”,领队老杨的这句话,说出的是所有人的心声。6月23日,顶着烈日骄阳,科学小记者探秘房山活动走进了自然年轮昆虫馆。在长戟大兜虫模型和蓝闪蝶标本群的夹道欢迎下,科学小记者们步入了奇妙的昆虫世界。

为了深入了解各种昆虫的生活细节,小记者分成两组,由两位讲解员带领参观了鞘翅目、隐翅目、鳞翅目等昆虫展厅。

鞘翅目破纪录,只在毫米之间

锹(qiao)甲是本次行程中,科学小记者们参观并且触摸到的第一只活的昆虫。霸气侧漏的它,头顶“鹿角”般的上颚,身披光泽坚硬的“盔甲”,站在一段木头上摆好了攻防兼备的POSE。“这些上颚强壮的是雄性的锹甲,雌性锹甲的上颚明显短小一些”,自然年轮昆虫馆的讲解员陈曲揭开了甲虫们的性别密码后,继续说到,“鞘翅目是典型的‘骨包皮’,它们肌肉在内,骨骼在外支撑身体。现今已发现的昆虫数量约100多万种,鞘翅目就有40多万种,是地球上物种数量最多的。”

▲讲解员陈曲手拿 一只活体锹甲虫, 为小记者讲解甲虫 的身体构造

鞘翅目展厅的墙壁上挂满展板,介绍着这些小巧昆虫的前世今生。各种体态,各种颜色,各种大小的鞘翅目昆虫标本一排排趴在展柜中。金属光泽的吉丁虫标本吸引了小记者的目光,窦店中心小学的王昕悦更是用“娇艳迷人的淑女”来形容这些美丽的生命。

“为什么展柜里的甲虫,都叫什么兜?”望着展柜中一排排的兜虫标本,科学小记者们也进入到了“工作”状态,开始提出心中的疑问。“其实昆虫的分类是有目、科、属、种等等。兜虫,严格地说是金龟科的犀金龟亚科的一个族,通常叫做兜虫族,总共有六个属。”陈曲边说边领着小记者来到了一只长戟大兜虫身边。这只长戟大兜虫标本身长171毫米,刚刚被超越,屈居长戟大兜虫世界里的身长第二名。

小身材大力士,为养娃种“蘑菇”

与宝石般色泽的锹甲虫标本,和武士般威武的大兜虫标本不同,隐翅目的昆虫们让人惊喜交加。

眼前高举着一片片指甲大小叶片的,是中国最大的阿塔切叶蚁群落的工蚁们,它们正辛勤地劳作着。为了供养数以万计的庞大群落,切叶蚁会建造比一间房子还大的地下宫殿。攀枝错节的宫殿里,蚁后独掌着大权。

“为什么要搬叶片”“蚁后什么样”“这里有多少蚂蚁”……小记者的问题一个接一个。陈曲耐心地解释说,“工蚁们正在运输的是蔷薇科的叶子和花瓣,要运送到‘蘑菇房’中,种植培养‘蘑菇’。种出来的菌丝用来喂养宝宝,偶尔自己也会食用。”

墙上的一幅展板把这处“宫殿”的运转情况直观地展示了出来。这个切叶蚁家族异常繁盛,已经有数万只。如今庞大的蚁穴,却是由一次浪漫的婚飞开启的。当年还带着翅膀的蚁公主在空中完成交配后,落地脱去翅膀,挖下自己的“基地”,从此开始作为蚁后繁衍生息。日复一日,在昏暗的地下世界里,蚂蚁王国就这样有条不紊地运行着。

为了找到蚁后,小记者们围着可见横截面的蚁穴搜索着,家长们的好奇心也被调动起来。“原来蚁后只是个头大,颜色与其他蚂蚁没啥区别”,找到蚁后的一位家长感叹到。热火朝天的寻找结束后,大家来到蜚蠊展区,现场气氛悄然变化了。

“头部有凸起的是雄性,反之则是雌性”,为了介绍这些俗称“小强”的昆虫,陈曲从展柜中拿出了几只活体的马达加斯加发声蟑螂。有些小记者踌躇不前,甚至转身跑开,只有一位小记者嘴角紧绷了一下,问道:“蟑螂失去头以后,还能活多久呢?”“一周。昆虫的神经不完全在头部,因此失去头后大约还能活一周”,得到解答后,这个女孩反倒鼓起勇气上前摸了摸这只“小强”。

▲小记者们一边听讲解,一边做好记录(摄影 李晶)

昆虫界伪装者,尽展“表里不一”

蝶与蛾,它们到底是不是两个物种呢?

带着问题,小记者进入了鳞翅目展厅一探究竟。“它们是昆虫界的一对双生子”,另一位讲解员李晋介绍到,但它们的触角、翅膀和习性都有不同。长着棒状触角的蝴蝶是日行性的,休息时四翅竖于背;丝状或羽状触角的蛾类是“夜行侠”,休息时四翅平展,像搭起了一座屋脊。

蓝闪蝶标本是展区里的明星。在讲解员的提示下,一位家长用手电照向一簇簇蓝色的翅膀,绚丽的蓝色更加耀眼。实际上,蝴蝶的翅膀上长有鳞粉,通过光线的照射,鳞粉会反射可见光中的蓝颜色,这就是蓝闪蝶翅膀的秘密。

不过蓝闪蝶并不是“表里如一”的昆虫,背部有绚烂的色彩,腹部却是褐色的,有些还长有“眼斑”。“眼斑对吓退鸟类捕食者是有作用的,而拥有蓝色背部的蓝闪蝶都是雄性的,吸引异性注意则是身披绚彩的目的之一”。

“为什么同一种蝴蝶会有不同的颜色,看起来并不完全一样?”面对小记者的问题,陈曲解释说,最可能的是两种状况。第一是不同的亚种,一般生活在高原地区的比平原地区的颜色浅一些;第二是不同的色型,由于蝴蝶的生命只有几周,因而不同季节会出现不同的色型,如春季型、秋季型等。但对于物种来说,延续才是最重要的。

辗转终于到达最后一个展厅。一只昂首矗立的蜥蜴“霸占”了展厅的中心位置。李晋把它放在身上,讲起了这只昆虫捕食者的轶事,又从展箱中拿出一只巨大的马陆,放到挑战者的手中。这种著名的千足虫迅速移动,“痒”得小记者乐开了怀。

▲手捧马陆的小记者

所思所感,落笔于纸

简单的午休过后,小记者们在多功能厅参加了新闻写作基础知识的培训。培训中,北京科技报社资深记者告诉小记者们,无论台风地震、艰难险阻,记者的使命是到达事情发生的现场,了解事实真相,再通过报道告知大众。而新闻的写作,则不同于作文。虽然都要求具备5W1H的六要素,但新闻讲求时效性,要客观、要素要全面,作文则没有时效性的限制,可有主观见解,要素则允许模糊处理。

培训结束后,小记者们每个人都完成了一篇新闻创作。在他们的笔下,有蚁穴里的分工协作,有蝴蝶与飞蛾的巧妙辨别,有昆虫界的“伪装”战术,以及对昆虫满满的喜爱之情。闫林中心小学潘雨彤的妈妈感慨着,“平时孩子在家最爱布娃娃,对昆虫没表现出兴趣。来到这里不仅让孩子增长了昆虫的相关知识,自己也重温了儿时的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