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不能太任性
来源:
发布日期:2015-01-13 17:11:33
阅读量:0
在长跑之前,心肺功能经过适当刺激才能调动起来,发生猝死就是因为跑前不调动或调动不到位引起的,这跟是否健康没有关系。
在刚刚过去的2014年珠海国际半程马拉松比赛中,共有2.5万名选手参赛,不幸的是,一位广州的跑友却因心脏骤停而没有走出马拉松的赛场。马拉松热一直在持续,2014年截止到目前,全国各地一共举行了38场比赛,平均一个月3场。全国各地有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到这其中,也有不少人在比赛中出现事故。我们不得不冷静下来认真思考:作为赛手,我们有时是否该理智地放弃比赛?作为组委会,又应该建立什么健康审核标准和安全保障来减少悲剧的发生呢?
“我健康”就能随便跑马拉松吗?
在珠海马拉松比赛中不幸猝死者名叫方勇,今年30岁,来自广州市。在赛程约20公里,也就是距离终点不到1公里的时候忽然倒地,现场的医护人员立即赶上前来进行抢救,方勇神志不清,呼之不应,双眼瞳孔放大,医务人员在现场进行心脏复苏之后立即将其送入广东省中医院珠海医院进一步抢救,但不幸的是,在经过4个多小时的抢救后依旧没能挽回方勇的生命。
值得注意的是,方勇虽然不是专业长跑运动员,但是他是特种兵出身,体格一向很好,另据澎湃新闻报道,方勇能单手平板支撑5分钟,俯卧撑汗水浸透报纸,一口气潜泳100多米;不仅如此,还参加过香港两天两夜的徒步营。这样的身体素质比普通人好数倍,但偏偏这位“硬汉”在参与马拉松长跑过程中倒下了。
北京体育大学运动医学教授王安利说,在长跑之前,心肺功能经过适当刺激才能调动起来,发生猝死就是因为跑前不调动或调动不到位引起的,这跟是否健康没有关系。专家表示,马拉松其实是一项有氧运动,主要锻炼的是机体的耐性,同时也是对心肺功能的极限挑战。并且身体组织和心肺功能是跟随运动时间的变化而变化的。
网友“奔跑中的FIONA”也是马拉松爱好者,她告诉记者,在上次参加北京马拉松比赛的过程中,在经过奥森公园路段时感觉身体最难坚持,而她所提到的这一段就是长跑中的“极点”。运动专家、南京理工大学动商研究中心主任王宗平说:“比赛中,人体感到最难受时会出现放弃比赛的念头,我们俗称它为极点。”王宗平说,人们常说咬牙挺过去极点就没事了,却不知往往一咬牙就出事了。在“珠马”中发生意外的这位选手,是在快到终点时倒下的,这恰恰是比赛时最容易发生不幸的时刻。“总的来说,快到达目标的那一刻最危险。”
虽然运动员或者特种兵的身体素质比一般人要好,但这并不代表他们的心脏是完全健康的。而我国的马拉松比赛没有体检制度,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选手的健康风险。其实,不仅是主办方,参赛者也要为自己的身体负责,在参赛前应自觉去体检,如果发现心血管可能存在问题或身体有其他症状就不应再参加比赛了。
“我愿意”就能随时跑马拉松吗?
12月13日早晨8点,电视就开始直播珠海马拉松比赛,因为那时比赛就已经开始了。在日常生活中,也有很多人选择在早晨起来跑步,认为空气清爽,休息了一晚之后人也很精神。殊不知,早晨并不适宜锻炼身体。
王安利说,早晨的气压低,沉积了一夜的污染物不容易散去,相比于一天的空气质量来说,早晨的空气反而是较差的。同时,人一夜未进食,身体处于脱水状态,体内血液的黏稠度很高,这时就会造成心脏供血压力大,如果忽然进行高强度运动或挑战机体式的运动,造成血管阻塞的可能性就会增加。
专家建议,下午三点到四点左右进行运动是比较合适的。因为在这个时间段,空气的流动性最大,空气质量处于一天中较好的时候。人体血管在这个时间段也处于弹性最佳的状态,所以,出现事故的可能性相对较小。
此外,在参加像马拉松这样的极限运动之前还要充分做好准备活动,同时在饮食上也要配合调整。不论是专业运动员还是长跑爱好者,热身运动是保障运动安全的重要环节。王安利介绍说,以往传统的热身运动,如压腿、震背、伸展运动等都是有科学漏洞的,新的研究表明,动态伸展练习是更为科学并且有效的方式,这种热身方式要求运动员缓慢地伸展,没有反弹,使得肌肉得到充分的拉伸,最重要的是要激活心肺动力,保证肌肉不要发凉。
同时,在跑马拉松前不要吃饱,避免吃不好消化的食物,也最好不要空腹,注意随时补充水分,赛前可以补充一些碳水化合物。如果是长跑爱好者,经常参加长跑比赛,更要注意日常生活中的营养搭配,因为马拉松长跑时所消耗的能量不是临时摄入的热量,而是体内已经储备的肝糖原和肌糖原。
王宗平建议,跑马拉松需要准备一年,运动量要随着自身的承受能力逐渐提升,而不要运动量过大,如果是参加半程马拉松也要准备半年以上才相对安全。
“我没事”就能随心坚持长跑吗?
北京大学运动心理学教授邱俊强说,跑步,特别是长跑不仅能促进血液循环,促使脑部发育,还能增强人的自信。但是,并不是说一味的坚持就是对的,要懂得自己身体要表达的意思,以免在跑步中出现意外。
马拉松是一项持久的耐力比赛,所以要根据自己身体的状态合理调整速度和频率,更忌讳在长跑中因为看到终点而兴奋地冲刺。日本的一项调查数据显示,跑速是每小时9至12公里,也就是全马完赛时间在3.5到4.5小时的“业余高手”,52%的悲剧发生在最后10公里冲刺阶段。
在跑步的过程中,呼吸是一门学问,因为气体的置换是在肺泡中进行的,肺泡的扩张程度和流经的血液量决定了气体的置换量。同时,肺部的很多部位是不进行气体的交换的,被称为死腔。所以,科学的呼吸能增加机体的供氧量,从而减轻心脏的压力。同样,如果因为呼吸不畅而造成供氧不足,就会影响心脏的活力。
国家体育总局田径运动管理中心副主任沈纯德曾说,就算有体检也只是一方面的保障,即便体检没有心脏病、心血管疾病,比赛中还是有可能发生猝死的。现在参加马拉松的选手一般是20岁到35岁的年轻人,有些选手较少关注一些运动常识,或者认为自己“很专业”,就忽视了自己的身体反应,甚至有些选手距离终点800米就开始冲刺。2012年,广州国际马拉松的猝死者还曾一边跑一边发微博,这些行为对他身体的健康是否不利虽无从考证,但都说明了一部分参赛选手缺乏运动常识。
更需要注意的是,在完成比赛后不能马上休息,如果马上停止运动轻者会发生头晕、跌倒,严重的会发生猝死。所以在结束比赛之后应该放松肌肉,使机体慢慢恢复到正常状态,不要认为自己“没事”就松懈了。■
重点聚焦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