获取更多信息请下载APP

“恋爱”的正确打开方式

来源:    发布日期:2015-04-14 15:37:42   阅读量:0

  “爱情心理学”是一门科学,它把两性相处中普遍的科学规律作为知识普及给同学,这和其它科目的教育是一样的。

  爱情从来都是一个亘古常新的话题,我们总是反复地咏叹这种怦然心动的感觉,因为它能给人更多带来精神上的激励、情绪上的欢愉、生活上的充实。

  相处,遵循科学规律

  最近有则火爆的新闻,在广州外语外贸大学里“爱情心理学”被作为了选修课,任课老师韩娟美则被奉为“爱情导师”。许多步入恋爱季的大学生对她的课非常感兴趣,甚至还有从四面八方慕名赶来听课的学生,因为他们声称想要为自己的爱情锻造一个坚定有力的基础。

  大家对这则新闻津津乐道的同时,质疑的意见也出现了。有人认为爱情本来是天然、质朴和个性化的,如此统一和批发,则是糟蹋了爱情。那么问题来了,神圣的“爱情”能力到底是无师自通还是需要学习呢?

  值得一提的是,这位广州外语外贸大学韩娟美老师研究爱情心理理论已经长达29年了,这数字比听课的大学同学们的年龄还要大。韩娟美老师表示,“对于爱情,现在很多学生是‘爱恋谈’而不是‘谈恋爱’,即先爱上了、相恋了,才来思考双方适不适合。”

  韩娟美提到,她读大学的那个年代,学生谈恋爱是不能公开的,想谈恋爱必须搞地下活动。出来工作后,先是在中学做老师,再到大学当辅导员,她接触了一批又一批的学生,在经常帮他们做心理辅导时,她发现学生的问题大多与爱情相关。她乐意与学生沟通此类问题,因此产生了一种想法:有没有一种方式可以帮助学生理性恋爱呢?契机出现在1999年,当时广外号召老师们开选修课,于是她就尝试性地推出“爱情心理学”的选修课。

  “正式把爱情课列入课表,这在国内绝对是最早之一,”韩娟美强调,“比如,在恋爱前必须思想上先准备好。这个‘准备’不是指准备恋爱,而是先了解自己想要什么。只靠第一感觉或外表来谈恋爱是不可行的,双方的性格、气质、兴趣爱好、价值观、人生观等必须互补或相符才可以。更重要的是,在找伴侣之前,自己必须先了解好在以上这些方面的看法,想清楚自己到底想找怎么样的人,这样在寻找的道路上就少走弯路。”

  对此,广州心理咨询中心主任、武汉大学现代心理学研究中心研究员韦志中向记者表示,“我觉得‘爱情心理学’课程还是有必要的。‘爱情心理学’通俗地表示,就是社会心理学中亲密关系方面相关的依恋、两性相处知识,应该说它是一门科学。就是把两性相处中普遍的科学规律作为知识普及给同学,这和其它科目的教育是一样的。而且,从事不同专业的学生,都会不可避免地经历情感问题,这样恰恰能够帮助同学们应对情感中的疑惑。”

  搭讪,需要针对学习

  也许在爱情的罗曼蒂克中,真的要清楚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样的人。如果还没弄清楚,很难拥有高质量的爱情,爱情能力确实需要去学习。韩娟美举例子说,“如果一个人跟你表白,还有十个人跟你表白,两种情况你从中挑选,哪种遇到合适的人的概率更高呢?答案无疑是后一种。”她在每学期都会布置一项“搭讪”的课外作业。

  “当然不是叫你见一个谈一次恋爱,而是希望你扩展交友圈”,而这个功课的要求就是,你要在大学城的十所高校,认识十个陌生人,去跟他们交谈,成为朋友。她说,“只有选择多了,你才知道自己想要怎样的人。”

  韩娟美认为,男人和女人都基本上有“风、花、雪、月”四种类型(还有“树、风、水、刚、刃”等其他类型)。“如果男人是树,你就要做风;如果男人是风,你就要做花……”每种男人和女人都有适合他的搭配类型。

  问鼎鸿儒心理学研究院院长王利萍表示了自己的看法,“爱情是自然而然的感觉,它不需要学习,但是爱情相处过程中的沟通模式却很重要。很多爱情问题就出在沟通环节上。也就是说,沟通模式是需要学习的,因为有了爱并不代表会爱,爱的方式是需要学习的,爱的能力是需要培养的,最核心最关键的是沟通模式,世界上所有的冲突几乎都是因为意见的分歧。所以,只有价值观、兴趣差不多,性格互补,沟通愉快,和谐相处才容易长久 。”

  韩娟美老师推出的“爱情心理学”描述了大学生爱情现象,分析与爱情相关的维度。王利萍说,“爱情只是大学生这个年龄阶段出现的现象之一而已,即使没有爱情,也可能在友情亲情方面出现问题。不止婚姻,几乎所有的人际关系都和沟通模式有关系,沟通模式本身就是个软技能。所以,学生的问题本质上来说,与亲密关系及其沟通模式有关。”

  分手,感情趋于理性

  相爱是两个人美好的旅行,泪水和笑声都尽收眼底。“爱情心理学”的课程内容主要包括对爱情、婚姻的理解,它们是由什么构成的以及他们的基本特征,还有在恋爱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其最核心的内容,是帮助同学们了解,你是怎样的一个人,你想成为怎样的一个人,你想找一个怎样的人。

  最有意思的是,韩娟美的课被誉为“分手课”,因为有人通过学习收获爱情,也有人上完课后回去分手。她笑言:“如果两人的相处本来就存在问题,上不上课,也是会走向分手的。”

  韩娟美说,在爱情里,没法给学生“1+1=2”这么绝对的定论。“我与现在一些网络大红的爱情导师不一样的地方是,我不会告诉你怎么做,我只会指导你找出问题,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

  但是,韩娟美会帮同学们分析分手原因,“你现在谈恋爱的人,是不是你要找的人?你喜欢的是这个人还是喜欢自己投入的这种状态?”她认为,既要找出原因,而且接受失恋也是恋爱的一种状态。她说,“恋爱奇妙的地方就在于,恋爱是要两个人同意在一起,而分手只要一个人决定就可以了。而且通常分手的人,不会告诉被分手的人真正的原因。”

  这门爆棚的“分手课”,可以看出人们的内心还是渴望纯洁的爱情。追求美好的情感是每个人心底的梦想,是最原始的渴望。如何保证这份情感的纯洁,把握好正确的爱情观是首要之举。韦志中认为,“这门课程的导师只是揭露爱情的科学普遍性规律,而不是加入主观的价值观和态度,就不会对学生产生消极的不良影响。这样的课程,可以让学生们重新去审视自己的爱情观,审视自己的另一半,审视自己的两性关系。比如他会发现是因为空虚才会依恋对方,并不是真正爱对方,如果这样打着爱的旗号相恋,这种‘分手’是有意义的。”

  感情,温暖有力支撑

  有句流行的歌词:“相爱总是简单,相处太难”。既唱出了爱情的苦恼和困惑,又唱出了人们对爱情天长地久,永恒不变的期许。相爱不用学,这个世界上似乎根本不存在相爱之学,而林林总总的刊物,津津乐道的专家,几乎谈的都是“相处”之道。

  60、70年代出生的一代往往会把爱情以外的感情因素掺杂进自己的婚姻和恋爱中,而80、90年代的独生子女基本坚持在恋爱和婚姻的过程不能用感激替代感情。在他们看来,门当户对只能是一种过去式。他们在恋爱过程中会更多地关注对方的性格、人品和其他因素。

  真正的爱情只可意会不可言传,但是,爱情的境界却大不相同。无论国王还是农夫,只要他爱情甜蜜,婚姻和谐,便是世界是最幸福的人。“和谐亲密关系,简单一个‘和谐’,道出了千万家庭的期待。然而恰恰这个和谐,在很多家庭里成为了一种奢望。无论你结婚多少年,你总能发现在夫妻关系里,那些因为差异引起的冲突让你头痛不已。”王利萍说。

  良好的沟通模式,把深邃广博的心理学与人们日常生活建立起一座桥梁,使每一个人都有机会得到爱情温暖而有力的心理支持,达致全新的爱情境界。由此来说,请在恋爱过程中,多一些学习,多一份对自己的认识,理解、信任和宽容对方,互相尊重,共同进步。王利萍解释,“值得庆幸的是,爱情和婚姻,正是大自然和神明赐予人类的一项治疗工程,不管曾经受过多少伤,当爱情来临时,就是最好的疗愈机会。在亲密关系中,唯有当我们先发展出一个健全的自我,我们才能给别人真正的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