害怕不会伤害你的动物其实也是一种病

来源:    发布日期:2017-03-21 15:25:15   阅读量:0

记者 吉菁菁 编辑 刘昭

采访专家

王力(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健康与遗传心理学研究室研究员)

郑日昌(中国社会心理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心理学会临床心理与心理咨询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教授)

在自己熟悉的家中,不小心与一只“身材魁梧”的美洲大蠊(编者注:蟑螂中的一员)狭路相逢,第一反应是马上扔掉手里一切东西,尖叫着落荒而逃,大有把整个家都拱手让给它的意思;偶然与路人怀中的一只毛茸茸的小奶狗对上眼神,一个一拳能打出200千克力量的粗犷大汉顿时吓到浑身僵直,待在路边动弹不得。在热播的《极限挑战》第一季中,广受大众喜爱的成员张艺兴被广场上温顺的鸽子撵到无处可藏,引发大多数观众爆笑不止,而第二季完成“鸡兔同笼”挑战时,面对笼子里的鸡,自认为患有“尖嘴类动物恐惧症”的张艺兴再一次因为害怕而踌躇下不去手:“我对这种尖嘴类的动物实在是……”

害怕老虎、巨蟒这种凶猛的危险动物可能是人类趋利避害的本能反应,但为什么有的人同样会对并不可怕,构不成任何威胁的动物唯恐避之不及?出现这种恐惧心理的原因真的是天生就比别人胆小吗?

心里在放声尖叫,身体却可能做好了战斗准备

“无论是怕蟑螂、小奶狗,还是尖嘴的鸟类,这种没有明确理由就对特定动物感到恐惧的症状在心理学上被统一归类为‘特定恐惧症’(specific phobia)。”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健康与遗传心理学研究室研究员王力表示,同样被归类为“特定恐惧症”的还有恐高症、害怕乘坐电梯、地铁的幽闭空间恐惧症等,或者怕血、怕打针、治疗牙齿这种对身体损害的恐惧症。据王力介绍,动物恐惧症患者多数表现在害怕狗、老鼠和昆虫等,虽然不同人被诱发恐惧的因素可能不尽相同,感受恐惧的程度也可能深浅不一,但是“特定恐惧症”造成的恐惧心理和生理反应却和其他恐惧反应毫无两样。

不管是面对一条花间游走的赤链蛇吓到腿脚酸软行动力全失,还是对着一条从厨房水池中冒出、却根本其实是“瓮中之鳖”的蛞蝓尖叫到花容失色,都会引发同样的应激反应。

首先,你的下丘脑将迅速地激活交感神经系统和肾上腺皮质系统,分泌出大量的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和其他数十种不同的激素。在这些激素的共同作用下,强烈的恐惧心理会伴随着各种植物神经症状出现,表现为心率加快、血压升高,可能会由此产生心慌心悸、口干舌燥、呼吸困难、潮热出汗或发抖寒战、胸痛或胸部不适、恶心或腹部难受、头晕或站立不稳、针刺或麻木感等一系列不适反应。

与此同时,你的瞳孔扩大,获取尽可能多的光线,以保证受到威胁之时,能看清周边环境发生的每一个微小变化。你的肌肉紧绷,血管开始收缩向主要肌肉群输送更多血液,虽然由此导致毛发纷纷竖起,起了一身鸡皮疙瘩,却也因升高的肾上腺素和葡萄糖而充满力量。为了能让更多的氧气快速进入肺部,你的平滑肌变得放松,消化系统和免疫系统也在此时被大脑作为不重要的“干扰系统”而关闭。面对大脑判定的“危险”状况,你的内心有可能仍站在原地大声尖叫,但其实你所有的生理反应都做好了逃跑或战斗的准备,恐惧心理激活的反应可以说是所有人(甚至包括动物)都具备的一种本能。

▲虽然在尖叫,但可能已经做好了战斗准备(图片来自网络)

恐惧让我们又成了巴甫洛夫的狗狗

惧怕一条近在咫尺的毒蛇可能无可厚非,但害怕一条撒上盐就会“挂掉”的蛞蝓,可能就会被一部分人嗤之以鼻。就算你没有怕到飙泪,在他人眼中至少也显得举止失常,滑稽可笑。这种根本不必要的恐惧心理为何会产生?难道这也是天性里带来的本能反应?

王力研究员认为,从心理病理学角度上来讲,导致这种恐惧心理产生的原因来自于之前生活中情景刺激下的条件反射。人类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必然会对某些特定的事物产生特定的情绪反应。比如说一些基本情绪:喜悦、悲伤、愤怒、厌恶等,都是在进化过程中形成的。而恐惧情绪产生的价值是其中显而易见的:“初生牛犊不怕虎”,所以没有经过学习,不懂得害怕的初生牛犊就会被老虎吃掉,如果它懂得恐惧,就能避开危险生存下来。从这个意义上来讲,恐惧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进化遗产。像我们害怕高处、害怕老虎、毒蛇的恐惧心理就是一种“适者生存”的警醒,甚至可能一定程度上“写进”了我们的基因,比如研究证明,人类在婴儿阶段就会有空间知觉和恐高的反应。

而害怕蛞蝓这种明显构不成威胁的软体动物,探究其原因一定来源于之前生活中同样或者类似的物体的情景刺激。王力表示,就像巴甫洛夫那条会对铃声刺激产生进食反应的狗一样,害怕蛞蝓的人一定对其或者类似东西产生过不愉快的体验,过往生活中的恐惧经历会让我们记住当时的情景刺激,并在下一次遇到同样或者相似刺激时再次唤起恐惧心理。

我们的恐惧心理就像迪士尼的动画片《头脑特工队》演的那样,主要在大脑中产生,但这种过程完全是无意识的。有两条“小道”共同通向恐惧反应这个“花园”,一条小道抄了近路,但却杂乱不堪:当面对蛞蝓突然出现在厨房水池中时,大脑立刻接受到这个刺激并将感知信息发送给丘脑,丘脑虽然不确定这是不是个危险信号,但是秉承着保险起见的“想法”,还是当做危险信息处理,于是将信息发送给杏仁体。杏仁体接收到该神经脉冲并采取保护措施:它告知下丘脑启动“对抗或逃避”反应。如果你所看到和听到的果真是入侵者,那么这样的反应可以保护你的生命安全。

通往花园的另一条小道虽然绕远了些,花费时间更长,却比较有序:当面对蛞蝓出现,大脑同样立刻接受到这个刺激并将感知信息发送给丘脑。丘脑做出了不一样的反应,这回在判断危险信息上,它求助了外援——感觉皮层。感觉皮层确定该信息有多种可能的解释,把信息传递给海马状突起以建立过往的场景模式分析。海马状突起会提出以下问题:以前是否见过这种特定的刺激或类似刺激?如果见过,那时它意味着什么?还有哪些别的因素可以帮助判断是否构成危险性?借助这些附加信息,假如读过有关蛞蝓的书籍,海马状突起可能就确定蛞蝓不具备爬出水池对你构成威胁的状况会出现。于是它向杏仁体发送一个信息,告知没有危险,杏仁体就会告知下丘脑停止恐惧反应。

王力说,感知信息(刺激)会同时沿这两条小道前进。但是走理性的“远路”要花费更多时间,这也就是为什么我们冷静下来之前仍有1~2秒感到害怕。

“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是附带效应

在《极限挑战》里对鸟类表现出非同一般恐惧的小绵羊张艺兴也参与了今年的鸡年春晚,当时也有爱护他的“迷妹”替他担心,在后台见到那么多千奇百怪造型的“鸡”,张艺兴会不会也同样感到恐惧呢?

没有亲眼所见,这个不得而知,但是现实中很多患有动物恐惧症的人都出现过不同程度上的“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的附带效应:不能看到或者提到害怕动物的图片或者名字;接触同样触感的或者相似名称的物品都会感到不适(讨厌老鼠连带着就讨厌米老鼠、更有甚者伤及无辜者唐老鸭);产生预期性焦虑情绪,只是在大脑中想到恐惧的客体或者情景,就已经把所有可怕的事情预演了几百遍造成强烈的排斥感,更严重的甚至导致精神崩溃……

针对这类情况,中国社会心理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心理学会临床心理与心理咨询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教授郑日昌表示,这种附带效应原理同样来源于情景刺激之下的条件反射。比如有的害怕鸡的人会同样害怕鸡毛掸子或者羽毛装饰,大脑把鸡毛掸子或者羽毛装饰这种非条件性的刺激,与条件性的刺激——曾经有过不愉快经历的“鸡”自动连接在一起“加工”,看到鸡毛就想到鸡,就想到恐惧的经历,也同样形成了一种条件反射。

直面恐惧,勇敢起来释放自己

但是郑日昌教授也表示,一般来说,小时候害怕的东西,随着时间推移经历越多,习以为常后恐惧感都会慢慢消失。不过面对动物恐惧症每个人情况都不一样,尽管有的人从心理上可能完全明白存在的恐惧以及回避行为是不合理也没必要的,但是自己不能控制。其实日常生活中,很多人都会有或多或少、程度不同的动物恐惧症,但在心理学家看来,是否要被列为心理疾病的界限是,是否会对工作、学习、生活和社交等正常社会行为产生妨碍和影响。

在Discovery频道拍摄的纪录片《动物我最怕》(My Extreme Animal Phobia)中,为了避开蟑螂,28岁的贝克从来没有像正常人一样走过街上的小巷,或者去垃圾站倒垃圾,她无时无刻不在回避一切有蟑螂出没的地方,结果发现如果不能勇敢起来直面内心的恐惧,去克服害怕蟑螂的状况,她就无法好好生活。

王力介绍,像贝克这样的严重到影响正常生活的动物恐惧症患者就需要医生的介入帮助。目前相关治疗主要有药物和心理治疗,药物治疗一般是抗焦虑药和抗抑郁剂,其疗效主要在于解除患者的焦虑和抑郁;而心理治疗中常用的有系统脱敏法、暴露(冲击)疗法、肌肉松弛训练等。

在这之中,最有效的是暴露疗法。暴露(冲击)疗法也叫满灌治疗,主要是将患者置身于一个安全的环境下,然后将他最害怕的东西直接暴露在他面前。患者可能刚开始很惊恐,但是经过多次反复的恐惧刺激,最担心的可怕灾难并没有发生,焦虑反应也就相应地消退了。这时再把患者带入他最害怕的情境,经过重新实际体验,他就会觉得也没有什么了不起,慢慢地就不怕了。还有一种是逐步暴露治疗,从附带效应入手,比如害怕蜘蛛就先给他看一些相关的东西,比如蜘蛛网;随着治疗深入再慢慢加强,再暴露在真正蜘蛛面前,患者也会从最初的惊慌失措变得慢慢适应这个过程。

王力也表示,不光动物恐惧症这一种,其他特定恐惧症患者都可以通过类似练习来克服,达到将自我从特定的“恐惧牢笼”中释放的最终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