获取更多信息请下载APP

衣服是否有“温度”?

来源:    发布日期:2014-07-30 15:19:56   阅读量:0

      
      “厚羽绒服9℃,薄羽绒服6℃,稍厚的弹力絮棉衣5℃,厚羊毛衫4℃,棉背心4℃,抓绒衣服、薄外套3℃,厚棉毛衫2℃,薄棉毛衫1℃……将各件衣物的保暖度与当日气温叠加后保持在26℃左右,就可以了。”这是一位杭州医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发明”的穿衣公式,引发了网友的热议。究竟这种量化的穿衣方法科学么?
  
  
  衣服是否有“温度”?
  首先衣服是没有温度的。人们所说的穿衣温度通常指的是衣服的保暖性,由于人们所在环境的温度和湿度、穿着衣物的长短、厚薄和整体设计等不尽相同,在同一条件下是无法进行有效比对的,因而分析保暖性通常是从材料的角度来进行的。
  通过平板式保温仪可测出衣服面料的保温性。平板温度设定为人体温度36℃,将面料覆盖上去,可测出让平板保持36℃的加热功率是多少。加热功率越大,导热情况越好,保温效果则越差。但这样测出的只是面料的保温性,而不能说是衣服整体的保温性。
  
  保温性专用单位叫“克罗”
  “摄氏度”可表示温度,但讨论面料的保温性,则要用到单位——克罗。在温度为21℃的房间内,人在休息状态下,感觉舒适时所需衣服的保温值,就是1克罗。每件衣服都有保温的克罗值,并可以根据克罗值的相加计算出人全身衣物的总克罗值。但这种方式忽略了衣物的合身程度,衣物所含空气量的多少(空气是热绝缘体,相同体积条件下空气越多越保暖)等影响。
  比如,一条短裤是0.2克罗,穿上五条短裤相当1克罗,那么这样的装扮在21℃的条件下,会觉得舒适吗?这个稍显极端的“服装重叠但非均匀覆盖”的例子,也说明:简单累加克罗值,并不能代表衣物的真实保暖程度。
  
  服装微气候决定“暖不暖”
  同环境下,穿着不同服装可在衣服内部形成不同外界环境的温湿度条件,这就是服装的微气候。它可通过保温、散热、蒸发和换气等自行调节。但是,人在不同服装微气候条件下,产生的舒适感是不同的。
  穿得越厚越保暖?过厚的衣物不仅会影响人体灵活性,还会使人体处于高温、高湿的服装气候,可能因体热散发不足而妨碍新陈代谢、降低抵抗力。反之,薄衣服利于散热,但过薄导致人体体温下降,也会影响健康。因此,穿多少衣服需要根据环境温、湿度、风速、在户外的活动时间等客观条件,以及人的年龄、性别、体质、运动情况等多方面因素而决定。
  
  冷暖交替如何搭配更合理?
  四季循环,冷暖交替。在夏季,外界温度高,人们可增加裸露体表面积,达到扩大蒸发的散热效果;在冬季,因体表向衣物散热,衣物表面向外界放热,为减少体热散发,外衣应选择织物结构紧密的种类,防止外部冷气透过衣服造成人体热量的流失。
  紧身的衣物并不等于薄款,是否保暖与织物的密实程度有很大关系。如棉质衣物可以挡风,但蚊帐布同样是棉的,因密度低也难以挡风。所以说,袖口、领口、脚腕口等容易进风的地方做好保暖,衣服稍微薄一些问题也不大;反之,再厚的衣服也不一定觉得暖和。
  运动量的大小同样影响衣着的选择。纯棉吸汗,但运动后塌在身上的“汗”衫却让人感到凉飕飕的。所以大量运动时,适合选择涤纶等化纤材质,更能速干且排出汗液,以保持身体的干爽。运动量小、不怎么出汗的时候,则可选择舒适性更好的棉质服装。
  
  结论:“穿衣公式”靠谱么?
  这种量化服装的温度并不科学。我们所处的环境很复杂,温度、湿度、穿衣的多少,简单的用公式计算是不现实的。还有些实验,通过电热宝测试羽绒服、毛衣、棉衣等不同材质衣物的保暖程度,同样不够严谨。它们都缺少了基本的测试前提,那就是所有的衣服厚度、规格、形状、结构等应基本一致,否则是没有可比性的。
  
  

  采访专家:北京服装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副院长,王建明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