获取更多信息请下载APP

女博士就业难,比生育歧视更严重的是科研能力

来源:    发布日期:2017-06-19 15:59:42   阅读量:0

摘要:当前对更多研究机构而言,首要的是为女博士和其他女性研究人员创造更好的研究条件,培养她们能够脱颖而出的土壤,而不是依旧守着女性研究人员不如男性这种错误的科研能力歧视思维。

文/评论员 李鹏 编辑 吉菁菁

进入毕业季,最近一段时间不少女博士开始在网络空间吐槽就业的艰难,有关女博士的就业歧视再次成为很多人关心的话题。

按照很多女博士自己的说法,其就业歧视主要来自生孩子和养孩子的羁绊,也正是这样的原因,女博士在找工作时,出现“已经结婚生子的比没有结婚生子的好找,没有结婚生子的比结婚未生子的好找”的局面。现在开放了二胎生育,这种情况就表现得更为突出了。

女博士们的吐槽并不是空穴来风。这些年,求职女性被区别为“未婚”“已婚已孕”和“已婚未孕”的分类现象在我国十分流行,不少用人单位也将此项条件作为用人的一个重要依据,博士群体也没有例外。一些用人单位的意图很明显:“想工作,先把孕事解决了再说。”于是乎,已婚生子开始成了一些女博士找工作最为重要的筹码。

其实近些年,部分女博士在就业方面的困难除了生育歧视,还有更为严重的惯性思维下的科研能力歧视。博士本无性别之分,凡是有科研潜质者,不分男女均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跨入博士行列,并以此为新起点开启自己的研究之路。

在研究领域,从来也没有性别的楚河汉界,对研究人员而言,唯有科研能力和学术水平才是最为重要的评价砝码,我们的很多高校及专门科研机构也应该以此为标准来选人用人。然而,很多用人单位长期以来却形成了女博士科研发展潜质和能力不如男博士的惯性思维。

由于历史和文化的原因以及男女在生理上存在的天然差别,男性在众多领域占据优势,这在科学研究领域也不例外。长期以来,众多科研机构中男性一直居于主导地位,从业者规模比女性庞大得多,研究成果也最为显著。女性科学家与男性相比,能够走到相应研究领域最尖端的依旧是凤毛麟角。根据诺贝尔官网公布的信息,诺贝尔奖自1901年颁发到2016年的百余年间,共有590名科学家荣获了诺贝尔科学奖(生理学或医学奖、物理学奖及化学奖),然而女性仅有17位,占比不到3%。

但是,诺贝尔科学奖出现这种巨大的性别对比差异只是数量的差距,并不是说女性不如男性聪明睿智。我们不能忽视的现实是,长期以来因为社会家庭的共识,众多女性研究人员就必须在某一阶段或主动或被动地做选择题,脱离她们本来挺有天赋的科研世界,这种局面让能够走到金字塔尖的女性研究人员也就变得更加稀少。

尽管从科学的角度而言,大多数女性更擅长形象思维或感性思维是众多的女性研究人员在一些领域的科研中难有建树的重要原因,我们也不能给所有女性研究人员都贴上这样的标签。

可以看到,科学界的部分女性已经在散发出耀眼的光辉,不管是诺贝尔物理学奖和化学奖双料诺贝尔奖得主居里夫人,还是第一位获得诺贝尔科学奖项的中国本土科学家屠呦呦,都是其中最为典型的例子。如果非说搞研究女不如男,这些例子无法解释。

▲瑞典斯德哥尔摩当地时间2015年12月10日,在 诺贝尔奖颁奖典礼 上,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中国女科学家屠呦呦正在领奖。

况且随着社会的发展,女性在研究中的地位还在一步步提高。最近一个世纪以来,世界范围内越来越多的女性进入到学术研究的队伍中,与之相对应的是,她们的研究成果也开始变得更加显著。比如2009年度的诺贝尔奖中,共有三位女性获得了诺贝尔科学奖,其中美国女科学家伊丽莎白·布兰克波恩、卡罗尔·格雷德和另外一位男科学家分享了当年的生理学或医学奖,以色列女科学家阿达·约纳特与英国及美国的其他两位男科学家分享了当年的化学奖。

尤为值得一提的是,2009年度,美国印第安纳州大学经济学教授埃莉诺·奥斯特罗姆女士还斩获了长时间以来一直为男性所包揽的诺贝尔经济学奖。可以说,2009年是女性研究人员在诺贝尔奖中的一个大丰收年。

另外有研究表明,最近一些年来,不管是在国内还是国外,在全球顶尖的科学研究领域中,女性科学家主导的科研数量都呈现显著增长,男女之间的巨大差距正在逐步缩小。在中国,将来肯定还会有更多的女科学家像屠呦呦一样问鼎诺贝尔科学奖。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还有什么理由认为女博士一定就不如男博士呢?

也许有人会说,在不少研究单位的确绝大多数研究成果都是男性研究人员做出的啊!这不假。但我们也应该看到,目前研究领域男性主导,女性处于绝对弱势地位的现实并没有改变,这些导致女性研究人员在研究环境和能够掌握的资源等都要弱于男性研究人员,也影响到她们研究能力的塑造和培养。

在中国,因为文化的因素,女性在研究领域的弱势地位和西方发达国家相比表现得更为突出。不久以前,中国青年报社联合中国科学院青年创新促进会发起了一项“青年科研人员生存发展状况调查”,在1066位受访者中,男性青年科研人员表示“经费充足,可以开展一些费用较高的实验”“经费缺乏,科研工作受到严重影响”的比例分别为24.61%和20.0%,而女性青年科研人员相应的比例则是16.01%和22.22%。这表明从整体而言,我国女性研究人员的研究环境要比男性弱很多,这也是我国顶尖女性研究人员更为稀有的重要原因。

当前对中国更多的研究机构而言,首要的是为女博士和其他女性研究人员创造更好的研究条件,培养她们能够脱颖而出的土壤,而不是依旧守着女性研究人员不如男性这种错误的科研能力歧视思维。

遗憾的是,这些年我们不少女博士却屡屡在用人单位的这种思维中“躺枪”。如果再加上生育歧视,一些女博士的求职就变得更难了。因此,当前破除女博士的就业障碍,既要反对用人单位的生育歧视,又要反对其长时间惯性思维形成的科研能力歧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