获取更多信息请下载APP

“放卫星”式科学报道应警惕

来源:    发布日期:2017-05-31 14:36:32   阅读量:0

无论是基础科学还是应用科技技术领域,绝大多数颠覆性的成就,一定是科技领域不断积累、厚积薄发的结果。任何声称具有颠覆性的伟大发明和科技成就,都需要我们谨慎对待。

文/评论员 李鹏 编辑 吉菁菁

最近央视“100升可燃冰汽车能跑5万公里”报道刷屏,这种算法实在太荒谬,更何况目前还不存在汽车油箱储存可燃冰的技术,因此引发专业人士强烈质疑。有人把“央视算错账”归结为媒体的科学素养问题,但实质上这种“放卫星”式的科学报道,还有更深层次的问题。

央视的不科学报道虽然成了众矢之的,但实际上这轮有关可燃冰的信息传播中,“放卫星”式的说法随处可见。比如在评价这项成果的意义时,有人说“它将会是继美国页岩气革命之后的、我国引领的天然气水合物革命,将会推动整个世界能源利用格局的改变”。甚至一些人开始畅想着可燃冰将代替天然气、石油成为中国能源王牌,中国能够凭借可燃冰抢占新的能源高地,摆脱当前一些西方大国的能源遏制,甚至可以使世界油价崩溃。

真的能够给我国带来这么大的转变么?还是要头脑清醒一些的好。

当前我国在可燃冰领域的突破值得我们骄傲和自豪,但很多人明显兴奋得过了头,尤其是一些非科学和夸大式报道,不仅会让我们在国际上丢脸,甚至还会误导国家的能源策略。

可以想象一下,如果现在国家就布局大规模开发可燃冰,我们能够摆脱当前的能源危机和困境么?恐怕还不现实。

当前可燃冰的商业化生产和应用离我们还有较远的距离,业界比较乐观地估计,大概2030年以后我们才能够将其进行商业化生产。当前开发可燃冰依旧有很多问题没有解决,比如虽然我国已经勘探的可燃冰总储量巨大,但是可开采的储量以及可经济性开采的储量却并不确定,而经济性开采的储量才是真正有意义的数字。

另外,如何做到经济开采也是一个问题。在当前的世界能源格局中,可燃冰依旧还处于研究的早期阶段,由于开采成本高,在和其它一些能源的开采中还不能显现出比较优势,我们是否应该大规模商业化开采,这本身就有疑问。开采可燃冰的技术究竟会发展到什么程度?开采的成本究竟能降到多少?现在这些也都还是个未知数。在相对便宜的天然气没有用完之前,是否需要用到可燃冰?这也值得思考。

尽管美国、日本等国都发现了可燃冰,但都没有达到经济性开采的规模,到目前为止也没有进行大规模生产。近日有专家表示,我们不应过度解读开采可燃冰的意义,而应全方位综合地考量,决策者也需要谨慎权衡。我们不能因为一些夸张、名不副实的信息传播,导致对我国当前可燃冰的进展产生严重的误判。

尤其需要警惕的是,科研成果和科技进步“放卫星”多年来在我国并不鲜见。不管是在太阳能光伏发电、风电,还是石墨烯、纳米科技、医学进步、量子通信、芯片制造等一些领域,都可以看到一些这样的例子。其中有些神话由信息传播者科学素养不高所为,而有的则是部分研究机构、研究人员或者一些相应的企业为了自己的利益刻意为之。

如果我们随意检索一下这些年来我国的一些科学信息及行业信息,什么“国际前沿”“国际领先”“国际一流”“世界性突破”等字眼在一些研究论文、报告及企业的传播文稿中几乎随处可见。尤为可悲的是,众多的权威媒体及信息传播者很多时候都在有意或者无意中扮演了吹鼓手的角色。

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局面,除了国民整体科学素质低下,富有投机取巧的深厚文化土壤,浮躁的心态,国家决策体制不透明、科学性不足,科学评价体系匮乏等多方面因素以外,有学者认为另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是多年来中国从上到下急于超越世界的迫切愿望,以及媒体常常需要树立虚幻的经典案例来提升民族自信心,凝聚社会积极向上的动力。这种愿望是好的,但是往往带来的却是灾难,比如数十年前亩产万斤、十万斤、大炼钢铁超英美的谎言与闹剧,已经成为我们这个民族痛苦而刻骨铭心的记忆。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月球探测首席专家欧阳自远最近就表示,现在的很多研究成果和科技进展,我们见到一些吹嘘性字眼一定要头脑清晰,进行科学传播的人员,在没有确凿的证据或者科学共同体内其他专业人士的认可,就不能随随便便就冠之以“国际领先”“国际一流”。

其实,无论是基础科学还是应用科技技术领域,绝大多数颠覆性的成就,一定是科技领域不断积累、厚积薄发的结果。鉴于中国当前科技的发展水平,任何声称具有颠覆性的伟大发明和科技成就,都需要我们谨慎对待。在企业层面,遇到这样的一些标榜,更需要多一份警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