获取更多信息请下载APP

中国武术需要借力科学完成现代转身

来源:    发布日期:2017-05-08 17:16:19   阅读量:0

格斗狂人10秒将太极大师击倒,引发舆 论哗然。长期以来,中国武术看重秘籍, 师徒私授,并未吸收搏击术的科学理念和 训练方法。

评论员 李鹏

最近中国武术界炸开了锅,事件的起因是4月27日晚,被称为“格斗狂人”的搏击选手徐晓冬从出拳开始,不到10秒就将太极大师魏雷打倒在地。这条视频随后不久就在网上疯传,引起了很多人对太极拳以及中国传统武术实战能力的拷问。中国武术进行科学化转型和改造已经成为绕不开的路径。

有人说,长期以来中国武术界多华而不实,所谓的太极功夫更多的只是表演方面的技巧,这次徐晓冬只是扯掉了太极功夫等中国传统武术的遮羞布而已。徐晓冬也声称,他要通过这种方式给中国武术界打假。目前支持徐晓冬的人也为数不少。

公平地讲,徐晓冬的这种方式有很多自我炒作的成分。但是这并不能改变中国传统武术实战能力弱的事实。最近100年以来,当人类进入现代社会之后,很多国家和民族的格斗术已经逐步走上了现代化的轨道。其中拳击是最为典型的例子,参赛者的肌肉含量、出拳速度、每一拳的力量,都可以进行科学的、精细化的测量,在平时的训练中,选手也都是在科学的指导下进行饮食的搭配,并进行针对性的训练的。比赛中,一个选手不仅了解自己的搏击数据,也了解竞争对手的相关搏击数据。拳击比赛实际上不仅仅是两个选手在搏斗,而是其背后整个团队竞赛技巧、策略和科学训练能力的对决。

但是反观我们的传统武术,常常一半是现实中的招式,一半是神话和传说,并且绝大部分武术门类都没有经历现代化的改进和洗礼,更不用说以科学训练作为指导了。

我们并不否认中国古代的确有货真价实的武术存在。在冷兵器时代,个人搏击能力往往是克敌制胜的重要保障,也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我国各种派别的武术相继产生,其致胜的关键要么基于力量,要么基于速度和技巧,并且部分功夫和冷兵器密切结合在一起。

其实在世界很多国家,也都存在类似的搏击之术。只是在进入现代社会以后,一些搏击术顺应社会的发展进行了一些变革和改造,拳击、相扑、泰拳、跆拳道都是如此。随着科学的发展,人体在结构和功能上变得越来越透明,搏击者的身高、臂展、体重、力量、速度、爆发力等成为极为重要的分析指标,使搏击手进行有针对性的科学训练成为可能,不但推动了相应竞技的发展,还形成了一种风靡世界的潮流。

但是在中国武术界,长时间以来很多人士却不愿意真正面对现实,为了保持所谓的独门功夫和武林秘籍,包括太极拳在内的众多武术门类在传承上依旧保持着师徒私授的模式,秘传至上,以门派为别画地为牢。广大习武者躲在自己神秘的世界里,完全没有融入现代体育竞技尤其是搏击术的科学理念。如果我们仔细审视近一百年来中国武术的发展轨迹,在绝大部分武术门类中,100年以后的今天和100年以前并没有什么实质的不同,部分门类甚至一代不如一代。

这些年中国传统武术以“中国功夫”的名声享誉全世界,这离不开大量影视作品以及李小龙、成龙、李连杰等一些功夫巨星的功劳,但是不可否认的是,他们的“中国功夫”更多只是表演的性质,并不能反映中国传统武术发展的真实情况。尽管近几年中国各地举办的武林大会很是热闹,各大门派的一些代表你方唱罢我登场,涌现出了一些武术大师,但如果真正到了搏击场上,恐怕他们当中的不少人会立马被打回原形,部分武术大师给社会大众编造的神话也会随之破产。

如果我们仅仅是以强身健体、活动筋骨来要求中国各个门派的传统武术,不具备实战能力倒也没有什么大不了的,但是这并不是中国传统武术最根本性的宗旨。作为一项技能,在古代练习武术最主要就是为了防身御敌,这意味着其必然是一项具有充分对抗性的活动。遗憾的是,武术的对抗性却一步步丢失了,也就是说我们武术的灵魂正在丧失。中国武术是我们的“国粹”,它可以随着时代发展演变,在某些方面甚至可以演化成体操供人们强健筋骨,但如果武术完全演变成“武术操”,那就变得不伦不类了。

最近, 徐晓冬似乎越发斗志昂扬,他向各大武林门派都发起了挑战,我们并不欣赏他这种斗狠和炒作的做法,这种跨界打斗争高下也失公允,但这次风波的确值得中国武术界反思,并作为中国武术刮骨疗伤的一次契机。作为一门重要的搏击术门类,武术应该在世界竞技体育领域抢占一席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