获取更多信息请下载APP

王思聪四字回答赚8万,是知识变现还是人气变现

来源:    发布日期:2017-04-24 15:39:50   阅读量:0

作为一种相对新颖的知识或信息的传播形式,付费知识平台虽然存在种种不足甚至风险,但对于科学界而言,仍有必要主动介入,尽可能将其改造成科学传播的新阵地。

评论员 罗中云 编辑 刘昭

3月24日,王思聪在付费的微博问答平台上面对网友的提问,用“熟能生巧”四个字作答,收获18万余人围观。按照“围观一次1块钱,扣除10%平台服务费,博主和提问者均分围观收入”的规定计算,王思聪可坐收8万多元。而在此前,王思聪还在果壳网的“分答”开通了付费首秀,一口气答了32个问题,收获了17万元和无数眼球。

近几年,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以及商业模式的演化,借助网络平台的“知识付费”趋势愈发明显。微博问答、果壳分答、知乎live、罗辑思维得到、豆瓣时间等一批较有影响力的付费问答或付费知识平台相继出现。

这些平台开放度大多较高,进入门槛相对较低,因此参与者众多。而“答主”中既有李开复这样的行业大咖,也有章子怡、汪峰这样的娱乐明星,王思聪这样集各种身份于一身的“网红”,还有张双南这样的科学界名人。

相比以往的一些网络交流形式,付费问答平台有不少亮点,体现出互联网作为知识传播载体的巨大优势,使得知识的“价值”有了更明确的体现,其传播也有了更新的形式。

不过这些平台的短板也是显而易见的。比如平台最火爆的板块基本上都被娱乐明星或网红占据了,而他们回答的“知识”,无论是语音还是文字,含金量都明显不足。

以微博问答为例,其标签性的宣传语中,就包括“微博问答,让知识有价!”“为博主增加知识变现方式,让优质内容在传播的同时也能获取收益”等,特意强化了“知识”概念。但在具体的问答中却不乏低俗内容,如号称“中国第一狗仔”的卓伟,在微博问答上回答网友“听说东方不败姐姐……小鲜肉妈妈冲去剧组,是什么情况?”的提问时,回复说“此女作风豪放,去年拍戏时曾一再邀请另一位W姓小鲜肉去房间夜读剧本……”

“分答”中也有相当多娱乐、八卦类话题。一名“分答”用户就认为,网友在“分答”上询问明星名人的隐私、八卦问题,更多的是出于猎奇心理,满足窥私欲。同时,60秒时长的语音设置限制了内容本身的专业性,很多专业的问题用一分钟的时间是不可能解释清楚的。在这样的条件下,目前的分答更多的只是一种好玩的新鲜体验,与知识无关。

实际上,王思聪的四字金句,以及其他一些娱乐明星、大咖回答的满足观众好奇心的问题,体现更多的不是知识变现,而是一种人气变现。就像“芙蓉姐姐和凤姐谁更漂亮”这样的问题只能吸引关注度,但不可能称之为知识。

但付费知识平台的未来会怎么样,现在显然言之过早,平台自身似乎也有许多难言之隐。比如专业人士能提高付费知识的含金量,但相对于平台投资方与运营方庞大的商业目标,这些专业人士的人气不足以吸引更多的用户,要吸引资本谈何容易。

付费“知识”没有含金量会被诟病,没有人气会难以维持。这样的困局要怎么破?其实可以考虑将主打板块切分开,比如需要大量人气支持的,就继续以明星、网红等为主,突出其娱乐功能,但不宜再以“付费知识问答”等作招牌或噱头;而要突出知识含金量的,则需要邀请有专业背景的人士入驻,并要有一定的鉴定标准或监督制度,着重突出其知识传播功能。这样,追星的可继续“追”,求知的可继续“求”。

就技术上而言,平台运营方还可以在问答的环节设置、重复问题的筛选屏蔽、回答时长(或文字量)的限定、费用分成等各方面进一步改进或完善,尽可能方便答主和用户,还可采用积分制或进阶制等给予更多的激励。

作为一种相对新颖的知识或信息的传播形式,付费知识平台虽然存在种种不足甚至风险,但对于科学界而言,仍有必要主动介入,尽可能将其改造成科学传播的新阵地。

一方面,有科学背景的专业人士可以个人名义入驻平台,利用掌握的科学知识为网友答疑,并从中获得收益。另一方面,科学团体或机构可以主动与相关运营公司合作,出人或出科学产品(文、图、音视频等),在付费知识大平台基础上再建设专业化、细分化的小平台,为网友提供更全面、更专业化的服务,要让网友真正觉得“物超所值”,并建立起对平台的信任度。

这样日积月累之下,随着专业化平台服务质量的提高,其美誉度也会随之水涨船高,由此带来的“人气”往往更持久。实际上,目前如“分答”等付费问答平台上,已然活跃着一批有影响力的科学家,其中就有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张双南、中科院神经科学研究所研究员仇子龙等科学“达人”。

对于平台自身来说,有“人气”就意味着有关注度,有投资吸引力;对于科学界来说,这种方式能将更权威的科学知识传播给公众,有效压缩伪科学及流言、谣言的生存空间;而参与的网友虽然支付了一定的费用,但得到了更加权威科学的解答,而且还可能通过其他网友的围观分享来获得收益。一箭多雕,何乐不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