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我们如何迎接“公众见证科学”的时代
评论员 洪广玉
2016年已经落幕,但与科学相关的话题却丝毫没有“中场休息”的意思。围棋界奉献的一场“跨年演出”深深震撼了世人,从12月29日至1月4日,“阿尔法狗”的升级版“Master”在快棋中以60场不败战线横扫中日韩顶尖职业棋手。出场应战的棋手古力不得不感慨:人类与人工智能共同探索围棋世界的大幕即将拉开,新一次的围棋革命正在进行。
大部分人可能并不了解“阿尔法狗”背后的人工智能的原理,但确实是在见证技术的大踏步前进。甚至可以说,围观者不仅帮助谷歌完成了一次“营销”,也是不知不觉中为人工智能产品“助产”,大家一起预演人工智能产品的应用方向和效果,并思考人工智能对人类现有生活秩序的影响,从伦理上共同探索人与机器共同发展的问题。
实际上,在整个2016年,“公众见证科学”的事情已经比比皆是。除了雾霾、食品安全这样的日常事件,很多“高大上”的领域也成了全民话题。比如2月11日,科学家团队宣布成功探测到了“引力波”,激发了公众对于天文学和物理学的兴趣;9月份,“中国天眼”FAST在贵州落成,不仅媒体组团去拍摄、报道,公众也想去看一下,以至于该地成为旅游热点。此外,世界首个量子卫星“墨子号”的发射也引起了广泛讨论。这些事件表明公众不仅是看热闹,更想知道未来的科技应用可能会对自身有何影响。
这种态度还表现在公众对于争议话题的参与上。在2016年,转基因仍然是热门,继4月农业部召开新闻发表会,再次阐明农业转基因是国家战略,6月底,全球逾百位诺奖得主联名发表公开信,呼吁停止反对转基因技术,引起中国舆论的极大震动。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在专业科学家群体中已经不存在争议,但公众对此项技术的理解、接受仍然需要一个过程。科学家与公众的互动,最终目的应该是让全社会不要在无谓的争议中浪费资源,尽快翻开科学的新篇章。
2016年,让公众难以忘却的还有围绕“韩春雨”的争议。从应用角度来说,一种新的基因编辑技术在生物、医学等各领域蕴含着巨大的潜力,人们渴望能够战胜癌症,终结出生缺陷疾病,因此对于突破性的科研抱以极大热情;而从科学的角度来说,科学实验的“可重复性”是科学大厦的基石之一,科学精神里容不得掺一点假。科学家、媒体和普通网民之所以对此事持续追踪大半年,正是因为科学已经从方方面面影响到了公众的生活和思想,每个人都主动或被动地“裹挟其中”。
公众有了更多的兴趣和能力来关注身边的科学以及科学传播的结果。习近平总书记在“科技两会”上提出的“科普应该与科技创新两翼齐飞”的观点被广为传播,这是因为很多人已经意识到,从国家层面推动科学传播其意义深远。同样,年底的“典赞·2016科普中国”活动中,众多网友参与2016年度十大科学传播人物、十大科学传播事件、十大“科学”流言终结榜以及十大优秀科普作品的投票,也能看到公众希望以己之力影响科学传播。
这便是当今的信息时代和科学的过去时很不一样的地方。在以前,科技产品从实验室到上市应用,其界线分明;科学家似乎是一个高高在上不食人间烟火的群体;公众对于科学有所敬畏,但其实并不是很清楚科学是什么,公众只能是被动地等待科学从远方投递过来的那个结果:科技产品带来福利、冲击或者是新的问题,然后选择接受与否。
而在今天,整个社会的时空距离都被拉近了,公众不仅可以和科学家互动,而且有机会目睹一项重要科技产品从构想、设计到应用的全过程,在其未上市前就“品头论足”;更为重要的是,通过对具体事件的观察,公众还有机会去思考真正的科学思维是什么,科学与人类的关系究竟是怎样的——虽然还只是少数人能这样做,但思考这些问题确实已经不是学者的专利。
虽然很难说我们已经进入了一个科学发展的全新时代,但目前已经发生的改变是清晰可见的,那就是公众对于科学关注、参与的广度和深度都超出以往。一般认为,公众参与科学不仅是必要的,对于科学的发展也是有利的,但具体到每件事上,也提出了诸多新的问题。比如,科学结论往往是由少数科学家群体研究、荟萃而来,外人看起来会有点“独断专横”,那么科学的“独断”如何与民众的“各抒己见”和谐共处?同样,政治家的决策高度依赖科学指导,又如何不被表面上的“民意”所影响?
而对于每个公民,在2017年,如何做到“不信谣、不传谣”将成为生活的必备技能;对于每年必将上演的诸多热点科学事件,我们该如何理性地参与,也是一门必修课;更进一步,基于科学事实上已经是现代文明的支柱之一,想一想我们将怎样影响科学,科学将带着我们去何方,这是所有人都要思考的关于命运的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