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研究的“可重复性”有多重要

来源:    发布日期:2017-08-14 16:00:17   阅读量:0

坚持和重视可重复性被认为是学术领域的铁律,也是科学研究中最重要的原则,而同行评议及重复实验是漫长的过程。秉持学术研究可重复性的铁律,同时给科学家以足够的时间,才应该是媒体和公众在韩春雨事件中应持的态度。

文/评论员 李鹏 编辑 刘昭

在经历长达一年的纷争和等待之后,《自然-生物技术》最终于2017年8月2日(北京时间8月3日)应作者申请撤下了河北科技大学副教授韩春雨关于新基因编辑技术NgAgo-gDNA的论文。

在《自然-生物技术》这篇大约1800字的撤稿声明中,“重复”一词出现了8次,因为“不具备可重复性”正是韩春雨论文的硬伤。此前,学术界及社会舆论屡屡讨论韩春雨论文的撤稿问题,就是因为韩春雨的实验并没有得到全世界众多同行在高水平实验室条件下重复验证的支持。

可重复性是一种科学思维。我们的思维常常会犯同样的错误,看见一件事出一个积极(负面)结果,就会得出有效或无效结论。例如吃了某种蔬果,第二天胃疼好了,有人就说这种蔬果“养胃”。这就违反了可重复性的原则。

在学术研究领域,可重复性指的是针对同一研究问题,其他研究者的独立研究可以借助作者提供的方案再现实验结果。坚持和重视可重复性被认为是学术领域的铁律,也是科学研究中最重要的原则。因此,公开发表论文的研究者,必须对自己的研究方法、研究标准、重复类型和次数、统计学方法、随机分组方法、样本量、数据选择或排除的标准等进行清晰陈述,以便于同行进行重复试验。

一项研究结果的发布,尤其是顶级期刊发布的研究结果,必定会迎来大批实验室的重复验证。在此情况下,如果其可重复性差或不可重复,就意味着会耗费大量资源,浪费专业人员的时间、精力。

在生物医学领域,2014年6月,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自然》和《科学》杂志召集了30余家医学领域的权威杂志编辑、多家投资机构代表及学术机构的领导对于临床研究的原则和规范进行了讨论,强调了可重复性、严谨性、透明度及独立验证是科学研究的基石。

值得指出的是,不可重复只是意味着科学性较差,并不意味着造假。无论是《自然-生物技术》的撤稿声明还是韩春雨团队的声明,都没有将韩春雨事件定性为“造假”,而是坚持开放的态度。《自然-生物技术》表示,“我们会继续调查该研究缺乏可重复性的原因,以提供一个优化的实验方案。”韩春雨团队则表示愿意接受第三方实验室在同行专家支持下开展实验。

实验结论不可重复具有多种情况,比如有的实验太复杂无法在短时间内进行、研究太超前一时难有明确答案、实验者的非主观错误或者失误等。在很多情况下,实验结论不可重复是由急功近利的研究方式、错误或粗糙的研究过程所导致的。

原创研究者实验和数据主观造假导致结论不可重复常常成为学术丑闻的导火索。韩国干细胞科学家黄禹锡和日本美女科学家小保方晴子造假事件就是其中的典型,他们为此付出了惨重的代价。

韩春雨事件之所以从学术事件转变为公众事件,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媒体及社交媒体的高度参与。《自然-生物技术》在撤稿声明中这样描述,“韩春雨的这篇论文自去年发表后所产生的影响力,再怎么夸张地说也不为过,尤其是在论文的来源地中国。中国媒体纷纷进行报道,以大标题宣告一项全新基因编辑系统的发现。这无疑是一篇中国去年被报道最多的论文;媒体监测公司融文(Meltwater)的数据显示,仅在论文发表后的最初两个月,就有将近4000篇相关的中文新闻报道。”“在各种基因组编辑会议上,在新闻讨论组和电子邮件中,这篇论文成为最热话题之一。”

全天候关注的媒体和公众期望快速得到明确的答案,但这种期待与漫长的同行评议及重复实验存在天生的矛盾,正如《自然-生物技术》在撤稿声明中所说,“这篇NgAgo论文也显示了社交媒体的利与弊。显然,这些平台对于迅速提醒广大科学界人士留意该论文可能存在的问题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它们也抬高了人们的预期,以为有关这篇论文的问题是直截了当,可以快速解决的。然而,关于NgAgo的各种问题是无法在几个星期或几个月内就能澄清的,这是有原因的。即使是简单的实验也需要花费数周来准备、实施、分析和解决出现的问题。另外于事无益的是,那些进行可重复性研究的人,其付出的努力往往得不到回报——这样的工作单调乏味,没有资金支持,还吃力不讨好。”

秉持学术研究可重复性的铁律,同时给科学家以足够的时间,才应该是媒体和公众在韩春雨事件中应持的态度。当然,学术研究的漫长和乏味丝毫不能成为研究者造假的借口,在科学共同体的推动下,用好“可重复性”这盏探照灯,真相总会水落石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