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项答题 | 关于心理健康,你知道的有多少?
世界卫生组织推荐健康的标准是什么?心理健康的水平怎么确定?面对生活中的各种压力,怎么科学缓解?有人总是通过重复洗手来减少焦虑或痛苦,这是一种什么心理现象?……这些问题,都与人的心理健康相关。
一个人怎样才算健康?1948年世界卫生组织明确提出:健康不仅是身体没有疾病,而且应当重视心理健康,只有身心健康、体魄健全,才是完整的健康。
心理健康通常是指一种持续且积极发展的心理状态,在这种状态下,主体能作出良好的适应,并且充分发挥其身心潜能,良好的心理素质有益于增强体质,提高抗病能力。心理健康的理想状态是保持性格完好、智力正常、认知正确、情感适当、意志合理、态度积极、行为恰当、适应良好的状态。而如忧郁、狭隘、嫉妒、惊恐、残暴、敏感、自卑等都是心理不健康的表现,只不过表现程度有时轻,有时重。
保持心理健康不仅有益于个体生理上的健康,提高生活质量,同时有助于个体形成良好品质,塑造健康人格,提高学习工作效率,促进社会安定和谐。为提高公众心理健康素养,增进对心理健康的认识,学习了解改善心理状况的技能,2023年京津冀公民科学素质大赛推出“沟通理解关爱 心理和谐健康”专项答题活动。
公众通过答题,将学习了解到心理健康有哪些实现条件,抑郁症的有效治疗方法,对于情商的科学理解,职业倦怠、晕轮效应、产后抑郁、强迫症、创伤后应激障碍等的科学解读等。
扫描下方二维码
参与“沟通理解关爱 心理和谐健康”专项答题
本期专项答题活动旨在提升公众对于心理健康的认知水平,了解相关知识技能,得到了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北京医学教育协会、中国电信集团有限公司科学技术协会、中国电信博物馆、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科学技术协会、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科学技术协会、北京歌华有线电视网络股份有限公司的大力支持。
背景知识
心理健康不仅指没有疾病,没有痛苦,更指的是一种积极的、能够使人们不断进步的心理状态。其具备一些特点,比如可以持续学习、持续进步,可以良好地适应社会关系、良好地发展和保持亲密关系,能够有比较好的自我认知,并且能够在挫折中、困难中应对,使自己度过困难和挫折,能够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并且在相当程度上接纳自己的不足。此外,还要具有灵活性和弹性,比如在一些压力和极端环境下,能够调适自己的身心状态,去适应极端情况。这些都是一个人心理健康的标志。
我国《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中提出了“到2030年,居民心理健康素养水平提升到30%”的目标。其中,心理健康素养水平是指使用国家卫健委指标监测工具判断的心理健康素养达标,即:在一定区域人群中心理健康素养达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计算公式为:居民心理健康素养水平(%)=(心理健康素养达标人数/被调查人数)×100%。
由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和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共同发布的《2021—2022年心理健康素养调查报告》显示,我国青少年、老年、中小学教师和心理咨询工作者群体心理健康素养水平分别为6.4%、7.6%、15.8%和50.7%。具体分析发现,心理健康素养水平存在显著的群体差异,其中青少年、中小学教师和心理咨询工作者群体女性心理健康素养水平高于男性;中学生的心理健康素养水平高于小学生;中小学教师的心理健康素养水平随年龄增长而呈下降趋势,30岁及以下心理咨询工作者的心理健康素养水平低于更高年龄段的;农村老年人的心理健康素养水平低于城市老年人。学历低的老年人、教师和心理咨询工作者,以及经济收入低的老年人,心理健康素养水平也更低。
调查还显示,青少年、老年、中小学教师和心理咨询工作者群体的抑郁障碍识别率分别为12.3%、24.7%、29.7%和72.3%,社交焦虑障碍识别率分别为73.8%、55.4%、84.9%和95.4%。总体来说,青少年、老年人和中小学教师群体虽具备一定基础的心理健康素养,但是距离30%的目标还有较大差距,仍需要全社会持续努力。
2023年京津冀公民科学素质大赛设置每日答题、限时挑战答题、PK答题、专项答题等不同模式,可以让公众在碎片化时间利用“小屏”提升科学素养。
同时,大赛还将从解读国家战略、前沿科技、社会热点、科学(家)精神、应急科普、科学辟谣等不同角度,与相关单位合作开展不同主题的专项答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