获取更多信息请下载APP

郑志明:Web3.0时代,应用场景和个人潜能都将涌现性发展

来源:北京科技报    发布日期:2024-05-02 11:05:54   阅读量:0

记者/赵玲

“互联网3.0时代,社会治理的颗粒度大大缩小,个人潜能将被进一步释放。”4月28日下午,在互联网3.0:未来互联网产业发展论坛上,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人工智能学院院长、中国通信学会副理事长郑志明作了《浅谈Web3.0与工业4.0的融合》的主旨演讲,对Web3.0和工业4.0的融合进行了介绍,同时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围绕Web3.0带来的机遇、工业4.0对制造业的影响和人才培养等话题发表了见解。

技术和市场会在自适应的过程中找到最佳的出路

何为Web3.0?简单来说,它比Web1.0的信息互联和Web2.0的用户交互要更深入,实现了价值的互联。“技术发展到数字化阶段后,信息、人、物都实现了连接,那么下一步就是价值要连接和转移,所以Web3.0的一种外在表现形式就是能够支撑价值的自由交互和流动的网络。”郑志明介绍道。

在Web3.0时代,技术的发展方向和应用场景充满了未知和可能性。我们无法准确预测某种技术会在何时何地取得突破,也无法提前规划好所有的应用场景。正是这种不确定性,为Web3.0带来了无限的可能性和机遇。

郑志明表示:“不用去过度预设技术的发展路径和应用场景,因为技术和市场本身具有自我调整和优化的能力,会在自适应的过程中找到最佳的出路。就像几年前,谁能想到直播行业会那么火爆?但是高速发展的技术给了它可能,这不是提前规划能做到的。”

Web3.0时代的技术架构是向着低耗、高效、高可信的方向发展的。这主要得益于其独特的去中心化特性,使得数据和服务可以分布在网络的多个节点上,大大提升了数据处理效率和可信度。

在这个平台上,社会治理的颗粒度大大缩小。通过区块链等技术,每个人的行为和数据都可以被透明、可追溯地记录在网络上。也正因如此,个体不必再受制于不成熟的技术或管理,从而有了进一步释放潜能的可能性。

Web3.0与工业4.0的融合有望实现相互赋能

工业4.0主张将数字化技术与智能技术集成到制造和工业流程,包括工业物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机器人和自动化等系列技术,其三大主题是智能工厂、智能生产、智能物流

Web3.0与工业4.0的融合有望实现相互赋能。Web3.0的互操作性标准与工业4.0的物联网和传感器网络的融合,将极大地提升工业领域的智能化水平。Web3.0的去中心化身份与工业4.0的安全和隐私增强的融合,将为用户提供更加安全、可靠的身份验证和数据保护机制。Web3.0的数字货币化与工业4.0的数据变现和价值交换的融合,将开辟新的商业模式和价值创造途径。Web3.0的区块链技术与工业4.0的分布式数据管理的融合,将提供更加强大、可靠的数据管理方案。

那么要如何实现Web3.0与工业4.0的融合呢?郑志明表示,二者融合本质上需要解决“端-网”融合的问题,“端”和“网”缺一不可,必须协同发展,最重要的是要打造制造强“端”,例如,高端数控软件与高档数控机床是我国智能制造业强“端”的重点突破方向。

坚持做慢手活而不是快手活

人才是国家发展的核心力量,是推动社会进步和科技创新的关键因素。2024年高考将近,对于有意从事科学研究的学子们,郑志明寄予厚望,也向他们阐明了做科研的艰苦性。

他认为,在科研的道路上,谁都没有“上帝视角”,如果能预测出多少年之后出成果,倒并不是最苦的,难就难在哪怕努力了10年、15年,依然不确定能否出成果,在这种情况下继续坚持下去才是对研究者的考验。

在郑志明看来,这样“熬”出来的创新成果才是我国加快建设科技强国所必须的。因此,他鼓励青年学子们勇于探索未知领域,不畏艰难困苦,坚持做慢手活而不是快手活。